過期藥怎么處理? 不能直接扔垃圾桶
呼吸性疾病多發,越來越多市民在家中會添置小藥箱,提前儲備一些感冒藥、退燒藥等常用藥,伴隨而來的則是囤積藥品容易過期的問題。有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小藥箱,但80%以上家庭沒有定期清理習慣,90.1%的被調查者有將過期藥品隨意丟棄的經歷。而根據垃圾分類指導原則,藥品垃圾屬于有害垃圾,隨意處置容易造成污染。加強過期藥品管理,完善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長效機制變得尤為緊迫。
藥品過期了應該如何處理?備藥存藥有什么講究?現階段市民可以從哪些渠道參與回收?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加強安全用藥意識 合理囤藥
據了解,藥品有效期是指該藥品被批準的使用期限,表示該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質量的期限。一旦過了有效期,藥品就成為劣藥。有專家表示,過期的藥品可能已發生質變,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不能再服用且需要及時進行處置。
“日常用的非處方藥,連鎖藥店供應一般較為充足,消費者不必囤藥,根據實際情況按需購買即可。”大參林藥師鄭玲玲表示,家庭藥箱應定期整理,發現藥品過期要及時處理,此外也要留意藥品性狀,如性狀發生明顯變化,即使在有效期內,也不建議繼續服用。
在專家看來,家庭備藥有講究,因家庭成員基礎疾病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可咨詢醫師或藥師根據病情選擇儲備;其他藥品備藥量不宜多,一般夠三五日劑量使用即可。藥品存儲應按要求條件,分類存放。成人藥品應該與兒童藥品分開,急救藥品與常規藥品分開,內服藥品與外用藥品分開,這樣可避免拿錯和誤服。
“藥品研發生產投入很大,制藥工業努力符合GMP要求、節能環保要求、提升效率要求,才生產出合格有用的藥品,但不合理應用導致大量藥品過期造成浪費,實在太可惜了。”有業內人士如此認為。
如何才能有效減少藥品浪費?業內人士表示,這需要在醫院端、藥廠端、消費者端同時下功夫。比如,醫院端應持續提升醫療水平,在有效診斷下合理給藥。藥廠端可以根據臨床需求,適當做多規格藥品的生產,拆包裝滿足多樣化用藥需求。同時,藥廠也要減少以銷售指標為目的的藥品供給,引導患者理性購藥而不是盲目囤藥。患者則要加強安全用藥意識,合理囤藥。
據悉,家中用藥難以避免會過期,過期藥品不能直接扔垃圾桶。根據垃圾分類指導原則,藥品垃圾屬于有害垃圾。具體而言,藥品外包裝盒、說明書這些沒有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是可回收垃圾,但建議留存一份說明書以便查閱;內包裝瓶、鋁箔直接接觸藥品的,屬于有害垃圾;藥片、膠囊等屬于有害垃圾;中藥藥渣屬于濕垃圾,包括中藥材也屬于濕垃圾。
線上線下可參與過期藥品回收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再次呼吁完善我國過期藥品回收管理法律制度,并建議進一步打通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的“最后一公里”,設立回收管理專項資金以及通過“互聯網+”提升回收管理水平,構建我國家庭過期藥品的合理回收長效機制。“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是一個系統工程,有賴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李楚源表示。
據了解,目前廣藥白云山3.13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正在進行中,主辦方在線上、線下雙渠道為消費者提供免費回收家庭過期藥品服務,且在3~4月于全國200多個城市線下6000多家“永不過期藥店”陸續開展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
相比往年,今年白云山和黃中藥開展的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免費更換)公益行動結合了廣藥集團的“超吉星期八”品牌活動,旨在提升家庭用藥安全科普的廣度和深度。“我們將把藥品回收活動延續下去,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白云山和黃中藥市場部負責人表示。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