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小貢菜烹飪鄉村振興“致富餐”
“貢菜在晾曬時需要通風陰干,家里有鋼棚的最好在鋼棚下晾曬……”“兩株貢菜間的行距是5―6寸,一定要注意……”2023年4月28日,大理州云龍縣苗尾傈僳族鄉早陽村村民李有才的家中熱鬧非凡,小院子里人頭攢動,吸引大家的正是一堂別開生面的種植培訓課。上課的老師不是學富五車的專家,而是2022年早陽村里貢菜種植能手楊芳,正在給大家仔細講解貢菜的育苗、移栽、施肥、后期管理等技術。
密桂勇笑著和孩子說:“今年夏天帶你去城里買大冰箱。”村長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寫著:早陽二組村民王志青家今年種植了5畝貢菜,預計能夠賣到2萬多元;早陽一組李鳳珍種了3畝菜,平均每畝收入達4000多元;三七場密桂勇家種了4畝貢菜菜,已經賣了2萬多元……
經過一年的貢菜種植,早陽村的廣大村民得到了很大的實惠!
早陽村村民趙志新樂呵呵地說:“多虧高書記和村干部們號召我們種植貢菜,賣完貢菜,我們家多賺了近兩萬塊,今年再好好學一下,肯定能有更好的收成。”
一棵小貢菜是怎樣變成備受村民追捧的“香餑餑”,這還得從一年前說起。
2022年,紅塔集團大理卷煙廠掛鉤早陽村的駐村書記高權、工作隊隊員黃剛和村委在學習了解貢菜的市場行情、種植條件,走訪多家農戶后,決定帶領村民種植貢菜。
高權說:“貢菜種植技術要求低,后期加工方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風吹,簡直是為早陽村量身定做的產業。種好后一定能為村民增加收入!”
說干就干,村委會立即聯系村民做思想動員工作,高權和黃剛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一畝貢菜投入不超過500元,畝產鮮品5噸,按照最低保守價格1元每公斤估算,畝產值能夠在5000元……好不容易說動了鄉親們。
可購買種子、肥料、農藥的資金怎么解決?
高權、黃剛想到了自家單位,馬上來到了大理卷煙廠,向工廠卷包車間黨總支匯報貢菜種植的整體情況,并詳細說明了農戶面臨的實際困難和憂愁。卷包黨總支立即研究,制定方案,決定與與早陽村簽署《“黨建+”村企共建早陽村貢菜種植產業三年幫扶實施方案》。
大理卷煙廠卷包車間以“先建后補”的方式,按照200元/畝的標準,和愿意發展貢菜種植的30戶農戶簽訂“三年幫扶協議”,在第一年按照每畝200元的標準扶持,第二年為農戶們免費開展種植培訓,第三年以培訓加消費扶貧模式開展,確保讓簽署協議的村民三年內都能將收入漲一漲。
從去年9月份種下第一株貢菜開始,村民遇到不懂的問題,駐村書記高權就跑到鎮上和縣城里,找老師請教,并對村民進行培訓。慢慢地,村民李豐說懂了,楊齊說知道了,村里也有了自己的貢菜種植“專家”。
新年伊始,看著快長到膝蓋以上的貢菜,村民們的臉上掛滿了笑意。駐村書記高權和工作隊員黃剛在打電話給廠里匯報時也笑意滿滿,覺得之前所受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陽春三月,到了貢菜收獲的時節,走進早陽村,隨處可見村民們三五成群,扛著鋤頭,大聲說著:“大豐收啊,干完活來我家喝兩口。”而在村民家中,老人和婦孺們圍在一起,正忙著加工貢菜,有的給貢菜削皮,有的將貢菜劃條后晾曬在自家院子的鋼棚上。一棵棵貢菜逐漸變成細細的長條,等待售賣。村里一片繁忙景象。
截止2023年4月,大理卷煙廠卷包車間共幫扶早陽村32戶農戶,共種植76.2畝貢菜,累計投入資金15240元,最終實現貢菜產值約30萬元左右,平均為每戶農戶增收1萬元。此外,2022年春季卷包車間捐贈的3500株“云南大紅袍”花椒苗,也如期“落戶”在早陽村100多畝山地間,只待今年豐收。
大理卷煙廠派出的駐村第一書記高權說到:“未來,這70多畝的貢菜和100多畝的大紅袍花椒,一定能成為早陽村鄉村振興的‘加速器’。”
大理卷煙廠自2015年掛鉤幫扶云龍縣苗尾傈僳族鄉早陽村以來,始終以村民為家人,用心解決鄉親們的急難愁盼。下一步,大理卷煙廠卷包車間黨總支將為早陽村持續開展貢菜種植技術培訓,邀請相關技術人員親自到田間地頭為村民講解,讓早陽村的貢菜產業既種出數量,更種出質量,與村民們一起,走好脫貧致富路,催開百姓幸福花。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映照出山間、田野里村民干活身影,神采奕奕……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