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饌千年》第二季:聆聽文化美韻 品味千年美食
作者:夏龍飛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飲食文化探索類綜藝節目《一饌千年》第二季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并在央視頻同步播出。節目深耕中華美食文化,尋覓既有歷史意蘊又具時代特色的美食,帶領觀眾領悟古人的生活智慧及其在當下的傳承發展。
與第一季不同,《一饌千年》第二季從演播室走向中華大地,以“接單”的形式,面向來自全國50多個文旅單位的邀請,為各地量身定制一張張美食名片。在首期節目中,嘉賓隨著全國首個可折疊可移動的智能廚房“總臺饕餮號”來到蘇州吳江,探尋“金齏玉膾”等古籍中的名菜,感悟古人先賢的飲食養生心得,挖掘美食背后的人文價值。
節目將創作觸角深入至歷史和生活的縱深處,翻閱古籍找尋美饌、深入生活激發創意。如嘉賓們在品嘗“十二魚鮮”后理解了為什么這種美食能勾起西晉張翰的思鄉之情,使他毅然辭官歸故里,“味道”所承載的真摯情感穿越古今、打動人心;從歷史上的桑基魚塘到如今無污染循環養殖的魚菜共生科技農場,嘉賓們在尋找食材的過程中感受傳承千年的生態智慧;“每月一魚”的時令美食展示了中國人“不時不食”的特點與智慧,巧妙連接起美食背后的民俗文化;表現隨州美食“曾侯乙蒸牛肉”時,青銅器與古饌兩種傳統文化載體相遇,碰撞出別樣火花……《一饌千年》從當代人的視角品味千年文化的滋味,讓古籍的底蘊與生活的韻味相互交融,將中華美食中獨有的創造之美、情感之美、傳承之美盡數展現,在尋味的過程中讓觀眾與古人進行了一次“跨時空交流”。
更為可貴的是,創作者不僅發現了古籍中美食的歷史味道,更挖掘出它的現實價值,讓傳統文化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融入當下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比如,主創針對現代人品嘗美食時強調儀式感的特點,把宋錦巧妙融入節目品饌會的場景中,解讀花紋、技法在新時代的新寓意。通過這種細節的鋪陳,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飛入尋常百姓家。
隨州香菇、東坡肘子、松陽煨鹽雞、通遼牛肉干、徐州羊方藏魚、阿勒泰手抓羊肉……中華大地上物博饌豐,各地都有別具一格的特色風味。節目利用生活流敘事的優勢,讓歷史美饌走出古籍,與美景、民俗、物產等文旅產業鏈上的元素連接在一起,讓觀眾一邊領略美景,一邊品味美食,刷新受眾的文化體驗,也助力文旅產業發展,還為中國飲食文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以美食為引,以文化為經,以歷史為脈。《一饌千年》第二季用美食的載體和綜藝的形式,編織出一條從歷史到當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傳承之路,開拓文化類節目IP的新版圖,為影視創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0日 15版)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