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激活傳統戲曲生命力
谷好好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為上海文藝戰線清晰指明了未來的前進方向。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和理論結晶的內在統一,是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特別是提出“兩個結合”尤其“第二個結合”的重大論斷、“貫通融通”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雙創”論、“轉化論”等,著力打通“古今關系”,重新定位“中西關系”,為中國的理論、道路和制度夯實中國傳統文化之基,深化了中華民族在文明交融、文化結合的鍛煉中自主生長、自我實現的理性自覺,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上海昆劇團輾轉于上海、香港、溫州三地演出步履不停,其中既有傳統老戲《十五貫》,也有實驗昆劇《椅子》,還有55出全本《牡丹亭》。2022年,遵循總書記關于“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們推出全本《牡丹亭》,以上、中、下三臺大戲的體量,呈現55出的精髓。全本《牡丹亭》從研究原點出發,探本溯源,以全新視野重新思考、重新創作,實現對傳統經典的繼承與創新,深入挖掘作品蘊含的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與此同時,作品成功推出行當齊全、文武兼備的青年一代。眼下,全本《牡丹亭》之集粹版將作為開幕演出,亮相2023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
連日來,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的同仁們認真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深深為之鼓舞振奮。我們相信,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觀、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懷的中國戲曲,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中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戲曲故事中承載的價值觀,從忠貞愛國,到懲惡揚善,在大力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強烈的教育意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必須牢記自己的使命,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我們要面向未來,勇于探索,呼應時代,全面激發戲曲藝術新的生命力,為人民群眾生產更加充沛的精神食糧,這是我們當代戲曲人的使命。唯有不負韶華,自信自強,拼搏進取,方能以更加繁榮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奉上一份精彩的時代答卷。
(作者為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上海昆劇團團長)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