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帆寧理攜手破案 古裝懸疑劇《繁城之下》開播
10月13日起,由王錚編劇、執導,白宇帆、寧理、向涵之、劉怡潼領銜主演,張昊唯、曾黎、曹征、王策、張晞臨特別出演的古裝社會派推理劇《繁城之下》跟觀眾見面。憑借環環相疊的情節、接連不斷的懸念、市井氣十足的群像、水墨質感的美學氛圍,該劇一經播出便引發眾多關注。
《繁城之下》講述了明朝萬歷三十七年,江南蠹縣縣城接連發生兇案,死者身份各異,彼此毫無關聯,作為第一個受害者的徒弟,小捕快曲三更(白宇帆 飾)協同典史宋辰(寧理 飾)和同伴高士聰(劉怡潼 飾)、冷桂兒(向涵之 飾)、鳳可追(張昊唯 飾)等人展開調查的故事。
已經播出的劇集中,小捕快“曲三更”一直信任依賴的師父冷捕頭(王策飾)意外死亡,由此引發了眾人對其為人的質疑,這也成為了一切事情的開端。面對毫無頭緒的案情,白宇帆飾演的“曲三更”攜手寧理飾演的典史“宋辰”等人,開始尋找破案的突破口,而市井之間“訪行”“打行”的多方掣肘,也為案件的推進帶來了層層阻隔。劇中人物之間關系錯綜復雜,也讓本就撲朔迷離的案件更具張力。
在寧理眼中,《繁城之下》“仿佛是從一個大的視角在看一個小城里面的蕓蕓眾生,他們每個人都有罪,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有罪的同時他們又都是受害者”。突出小人物的“命運”以及“與命運的戰斗”正是王錚創作該劇的立意,他希望觀眾能夠從中感受到,“每個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人,有日常的困擾也有真實的愛恨。希望通過呈現善惡難辨的人性,讓觀眾看到那個復雜世界里,公道和正義并不是自然、輕松地就能得到踐行。正義的寶貴之處在于:有人寧愿付出代價也愿意為之戰斗。”
在這部劇里,觀眾既可以通過“公道是一條繞遠的道”等臺詞,看到人性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也能通過影像色調、氛圍營造等,感受古韻水墨美學風格與懸疑題材的巧妙結合。劇中隨處可見的白墻黛瓦,氤氳水汽的曲折小巷和苔痕古樸的青磚小路,也勾勒出了一幅頗具韻味的江南水墨圖景,清冷與懸疑相得益彰。
此外,主創團隊在深挖復雜人性的同時,還巧妙地加入了黑色幽默的元素,以消解探案劇固有的沉重感與冷肅感,讓整個故事更“接地氣”。
首播之后,話題“繁城之下是懂中式懸疑的”引發眾多討論。有網友稱:“這是一部短小精悍的中式懸疑劇,和傳統文化連接得很緊密,懸疑點也非常足,有很多細節、線索,讓人想深入探究。氛圍感做得也很好,由遠及近地渲染懸念,讓人想一直看下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圖據片方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