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堪當重任 狀態校準再攀高峰——奧運冠軍將世界級表現帶到亞運賽場
伴隨著杭州第19屆亞運會圓滿收官,出征亞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886名運動員上下一心,在賽場上一次又一次奏唱國歌,唱響一曲曲屬于中國體育的拼搏之歌。其中,36位奧運冠軍張雨霏、全紅嬋、鞏立姣、馬龍、孫穎莎等,都展現出了應有的實力和水平,在亞運會賽場再次為國爭光之際,也將世界最高水平的表現帶進亞運賽場。
砥柱中流奪取金牌榮譽
參加亞運會的36位奧運冠軍共參加了14個小項爭奪,其中既有傳統優勢項目,也有基礎大項與潛在優勢項目,大多數奧運冠軍展現出高水準,順利摘得金牌并創造佳績。
游泳賽場共有5名奧運冠軍領銜,包括張雨霏、李冰潔、楊浚瑄、葉詩文、汪順。五名選手都創造了金牌成績,其中,張雨霏一人摘得6枚金牌,分別為女子50米自由泳、女子50米蝶泳、女子100米蝶泳、女子200米蝶泳以及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在四項個人項目上均打破賽會紀錄。6枚金牌的表現再加上此前在7月福岡世錦賽、8月成都大運會上的精彩發揮,張雨霏被譽為“勞模”名副其實,她也因此和隊友覃海洋一起榮獲杭州亞運會最具價值運動員(MVP)。
李冰潔報滿7項,收獲5金1銀,其中在女子400米自由泳決賽和女子1500米自由泳快組決賽中均打破賽會紀錄,展現實力。東京奧運會冠軍楊浚瑄持續發揮了其在接力當中的作用,為杭州亞運會中國游泳隊摘得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起到作用。
杭州亞運會,29歲的汪順迎來自己的第四屆亞運會之旅,作為火炬手為開幕式啟動點火儀式后,汪順在比賽中也拿出了最佳的狀態,用4金1銀1銅的成績再次證明自己。在9月24日展開的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上,汪順以1分54秒62的表現鎖定金牌之余,還打破該項目的賽會紀錄、亞洲紀錄。
中國泳軍最令人動容的冠軍之一是葉詩文,作為倫敦奧運會冠軍的她年少成名,兩次暫別賽場,此番再戰亞運會,她發揮出實力,斬獲女子200米蛙泳金牌和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銀牌。1金1銀的成績讓27歲的葉詩文增添了自信,對于游泳的熱愛也讓她不再執著于成績與過去的輝煌,“以前我覺得2012年是我的巔峰,但是我現在覺得,可能還會有下一個巔峰。”
與游泳項目一樣,乒乓球也擁有5名世界冠軍,分別為孫穎莎、陳夢、王曼昱、樊振東、馬龍,在亞運會賽場上中國乒乓球共派出10人出戰,奧運冠軍占據半壁河山的項目也呈現了高水準爭奪。
孫穎莎、陳夢、王曼昱聯手斬獲女子團體金牌,3比0的大比分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盡管過程艱辛,但三位奧運冠軍仍是隊伍致勝的絕對把握。馬龍僅僅參加男子團體一戰,但在總共五場比賽中均以3比0拿下比賽。樊振東斬獲男子團體金牌、男子雙打金牌,并與男雙搭檔王楚欽聯手晉級男單決賽,王楚欽最終收獲金牌,樊振東收獲銀牌。
定海神針展現世界水準
在綜合大型運動會上沉穩發揮,展現大心臟的同時還要展現出世界級高水準。在杭州亞運會上,我們看到了全紅嬋、陳宇汐、王宗源,我們看到了鄒敬園、孫夢雅、徐詩曉……
中國跳水隊在杭州亞運會再度包攬全部十枚金牌,“十全十美”的表現離不開三位奧運冠軍帶來的完美發揮。9月30日,杭州亞運會跳水展開第一個項目女子雙人十米跳臺決賽,這場比賽只有五對組合參賽,但憑借全紅嬋/陳芋汐優異的發揮,375.30分奪冠的高分,直接讓這場比賽呈現出世界級水準。
女子單人10米跳臺,全紅嬋和陳芋汐再次展現出了極高的跳水技術和心理素質。全紅嬋以絕對優勢奪得金牌,她的動作規范、舒展,入水水花小,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陳芋汐則以穩定的發揮摘得銀牌,直到最后一跳前還領先隊友全紅嬋,同樣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
10月2日、3日兩天,王宗源連續摘得男子1米板和男子3米板兩枚金牌,尤其在奧運項目男子3米板上的表現值得稱道,542.30分的高分高出銅牌得主近80分,比摘得銀牌的隊友也高出近34分。
體操雙杠決賽,被譽為“巨分園”的鄒敬園毫無壓力,盡管因為二頭肌傷勢,他在吊環上沖擊高難度未能成功,但在雙杠上依然保持住了世界最高水準,整套動作行云流水,每一個掛臂、每一次倒立,都堪稱教科書般的標準,最終以15.933的高分領先奪冠。蹦床女子網上個人決賽當中的朱雪瑩同樣如此,因為傷勢的原因她未能拿出最高難度,但依然拿到56.720分,毫無爭議地摘得亞運會金牌。
中國舉重隊在本屆亞運會遭遇朝鮮隊阻擊,開局不利,但李發彬扛住了壓力,在10月1日展開的亞運會舉重男子61公斤決賽中發力奪金,拿到中國舉重隊本屆亞運會首金之余,也打破了賽會紀錄。李發彬在抓舉項目中第一舉就拿到137公斤成績,超過了所有選手,隨后兩次他將成績拉到143公斤,累積了7公斤的優勢;挺舉中李發彬第一舉167公斤成功,總成績310公斤排名第一,順利斬獲金牌。
諶利軍在前不久的舉重世錦賽上輕松稱雄男子67公斤級比賽,包攬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三枚金牌。雖然該級別并非巴黎奧運會比賽項目,但老將諶利軍通過本次比賽宣告自己強勢回歸,賽前諶利軍表示還欠一枚亞運會金牌,這一愿望在杭州很快得以實現。在杭州亞運會男子67公斤級決賽中,諶利軍在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上三刷亞運會紀錄,實現了他在奧運會、世錦賽、全運會等國內外大賽“大滿貫”的目標。賽后諶利軍帶著14個月大的女兒“甜墩墩”上領獎臺,他幸福地表示,在為國爭光的路上有家人陪伴。
東京奧運會女子四人雙槳組合陳云霞、張靈、呂揚、崔曉桐在杭州亞運會上以6分42秒84獲得杭州亞運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冠軍,成為中國賽艇首個“全滿貫”組合。奪冠之際,姑娘們就將目光放在了一年后的巴黎奧運會。“獲得‘全滿貫’,這對我們四人來說意義不一樣。但這次世錦賽沒能站到最高領獎臺上,對我們也是一個提醒,巴黎并不容易,我們要做足準備,到巴黎奧運會上延續好成績。”姑娘們說。
同樣在杭州亞運會賽場,女子500米雙人劃艇決賽,徐詩曉/孫夢雅這條奧運冠軍艇最終以2分01秒409的成績輕松奪冠。“很想獲得這枚亞運金牌,拿金牌也很開心,不過亞運金牌拿完就完了,接下來的訓練還要更刻苦。”賽后孫夢雅說,“亞運會就是中考,現在中考結束,最重要的就是迎接高考(巴黎奧運會)。”
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
位于淳安界首分賽區的場地自行車賽場因為奧運冠軍鮑珊菊等人的表現,引發一波熱潮。9月26日,杭州亞運會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展開爭奪,鮑珊菊與小伙伴郭裕芳、苑麗穎、蔣雨露,戴上“哪吒”頭盔,腳踩“風火輪”,連闖三關,47秒413,46秒900,46秒376!以一輪比一輪快的發揮,順利為中國隊成功蟬聯該項目亞運會金牌。
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這是中國體育界的一句名言,無論取得多么榮耀的成績,奧運冠軍們都將其放在腳下,踏踏實實走好下一步,向著更高遠的目標繼續前行。他們在日常訓練中刻苦拼搏、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也會感染隊友們,整支隊伍在奧運冠軍的率領下全速前行,力爭創造新的輝煌。
征戰亞運會的中國女排隊伍當中,有丁霞、龔翔宇、袁心玥三位奧運冠軍,作為“三大球”項目僅有的奧運冠軍,她們率領隊伍在10月7日晚間輕松取勝日本女排,捍衛了我國“三大球”的榮譽,激勵其他“大球”項目選手努力獲得更好成績。
在射擊賽場上刮起“青春風暴”之際,奧運冠軍姜冉馨穩扎穩打,女子十米氣手槍發揮不佳后,在混合團體10米氣手槍決賽上與搭檔張博文奪得金牌。東京奧運會后,姜冉馨的搭檔由之前的龐偉變為了現在的張博文,兩人攜手并進摘得亞運會冠軍,也為他們出戰巴黎奧運會增添了更多信心。
田徑賽場上,中國隊延續了在競走和投擲上的優勢,在名將切陽什姐的帶領下,將首次設立的男女混合35公里競走團體比賽金牌收入囊中。女子鉛球比賽中,東京奧運會冠軍鞏立姣以19.58米的成績,連續三屆亞運會登上最高領獎臺,同時也幫助中國女子鉛球連續收獲12屆亞運會金牌。在兩位奧運冠軍身后,我們看到了更多的面孔,楊家玉、宋佳媛……薪火相傳,優勢永續。
當然,也有一些奧運冠軍未能在杭州亞運會上斬獲金牌,但是他們依然全力以赴,在為國爭光的道路上砥礪奮進、須臾沒有松懈。
國羽在杭州亞運會上成績顯著,兩位奧運冠軍功不可沒,陳雨菲摘得女團、女單兩枚銀牌,黃東萍斬獲女團銀牌、混雙銅牌,雖未奪金,但她們同樣拼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依然值得尊敬。
2023年后,東京奧運會女子標槍冠軍劉詩穎狀態不佳,在布達佩斯田徑世錦賽女子標槍決賽上位列第六,來到杭州,劉詩穎沒能衛冕成功,也沒能投出賽季最好成績,期待她早日找回狀態,重回高峰。
還有擊劍賽場的孫一文,在面對世界排名高于自己的韓國選手時無緣再進一步,但她也找到了更好的自己,狀態也在不斷恢復。
舉重奧運冠軍侯志慧9月初在利雅得世錦賽參加女子49公斤級比賽,以總成績211公斤獲得銀牌,隊友蔣惠花以總成績215公斤獲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紀錄。到了杭州亞運會,侯志慧“升級”參加55公斤級比賽,最終不敵兩名朝鮮選手江賢京和李水燕,以210公斤獲得銅牌。一枚銅牌看似可惜,但“升級”6公斤出戰的背后,本身就是極大的挑戰。
李雯雯是女子舉重87公斤以上級抓舉、挺舉的世界紀錄保持者,2021年東京奧運會金牌得主,但由于在舉重世錦賽上受傷,李雯雯遺憾未能參加本屆杭州亞運會的比賽。相信李雯雯傷勢痊愈后必將繼續捍衛中國女子舉重大級別的榮耀。(轉自10月9日《中國體育報》08版)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