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對話”一百年——青島市新興體育俱樂部深耕基層的啟示
出青島敦化路地鐵站,目力所及變化很大,于是問路。“哦,那有點遠呦……不對不對,你說的是新興體育館?喔,就在前面,過兩個路口。”因高樓太多,兩個路口后又問一行人,“噢,新興啊,往下走,一拐就到了。”
若干年前,問新興體育館在哪兒,還會有許多人搖頭,如今,青島人不知道新興體育館的應該不多了。
角色轉換
作為青島教育學院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劉建新本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早期他的確有過一段新興學校校長的經歷,在他的任內,學校培養(yǎng)出許多優(yōu)秀學生,有的進入了北京、上海的高校深造。
自從出任新興體育館部門經理后,劉建新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對體育產業(yè)似乎有某種天然的親和力,這也是他為什么在成為新興體育館總經理后,還去北京體育大學讀EMBA的原因。在這上面,他舍得花時間花精力花金錢。有朋友曾開玩笑,“建新,你一米八幾的大個兒,真的適合搞體育,站講臺那得是文弱書生。”其實,體育與體育管理還真不是一回事,前者更多需要的是體力,后者則是智力,坐在寬大的辦公椅上,劉建新深有體悟。
新興體育館如今已發(fā)展成綜合性的體育俱樂部,成為黃海之濱一顆民辦體育的璀璨之珠,遠近聞名,甚至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的體育人士都來這里參加專題論壇,而且還在場地上運動和比賽,然后就是贊不絕口。面對今天這一切,作為創(chuàng)業(yè)元老,劉建新不會忘記新興是怎樣一路走來的。
1989年春節(jié)剛過,當?shù)谝淮屡d體育館在一片廢棄的菜地上破土動工時,他在班前班后的早晚時間,去工地幫助推車拉土,搬磚澆筑,以至于手被磨破了都不知道。他心里只有一個期望:爭取體育館早日落成。當1993年8月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那一刻,這個七尺男兒落淚了。
二次創(chuàng)業(yè)
青島冬天的海風是凜冽的,而2012年元旦,市北區(qū)延吉路上卻是一派火熱,擁有3000個座位的第二代新興體育館,以她巨大而時尚的貝殼造型,吸引著剪彩儀式的來賓和行人的目光。劉建新第二次淚目了,這一天被他稱為“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開始,這一年他也步入知天命之年。
從青島市著名農工商企業(yè)新興集團的一名中層干部,成長為新興體育館總經理,再到新興體育俱樂部總經理,30年過去,劉建新沒走冤枉路,更沒走回頭路,行穩(wěn)致遠,一步一個腳印。這源于他不忘初心,扎扎實實就做體育產業(yè)一件事。
事實上,新興體育俱樂部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就是自原址拆舊建新后的2012年開始。“建新”,他的名字暗合了事業(yè)騰達的真諦。
今天的新興,已升級為以體育館為核心、占地30000多平方米的體育城,涵蓋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壁球、臺球,以及游泳、健身、瑜伽、普拉提、散打、搏擊、體育舞蹈、少兒興趣體育及運動康復等20余個項目,能同時滿足5000人以上的運動需求。新興體育場館群是山東省自籌自建的運動項目最齊全、規(guī)模最大的民營體育設施,被媒體稱為“在城市CBD堅守的體育地標”。劉建新對此引以為傲的是,當年他們在這一城鄉(xiāng)接合部開風氣之先建體育館的地方,現(xiàn)在已是青島繁華的CBD商業(yè)區(qū)。曾經的新興一枝獨秀,而今卻是樓宇環(huán)伺,新興反倒成了“孤島”。有意思的是,附近的一些樓盤廣告,都不約而同地以“毗鄰優(yōu)質體育健身資源”將新興體育館作為賣點。劉建新更為自豪的是,多年前曾有商家以超過10.2億元收購新興而被他拒絕。問他為什么在如此誘惑面前不怦然心動?劉建新說:“很簡單,生活好起來的人們需要體育運動,而我又喜愛體育健身的人文文化事業(yè),金不換啊!”說者云淡風輕,但給人的感覺卻是看不見的執(zhí)著。
網球成為龍頭
如果問這么多年付出心血最多的是什么?劉建新一定會脫口而出網球。
1998年初,36歲的劉建新站在建成不久的新興體育館旁,面前是一片廢棄的亂地,剛剛接到新興集團負責人交代的任務,要把這里變成6塊網球場。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劉建新與網球結下不解之緣。打地基、澆混凝土、鋪瀝青,上涂層,他和工人們一起,從深冬忙活到初夏,6塊嶄新的網球場落成。當年6月,青島市第一家網球俱樂部成立。從此,劉建新愛上了網球。
萬事開頭難,1998年俱樂部初建,僅是單純打網球,最慘淡的一天,顧客只有3人,收入不到60元。一年下來,經營收入僅幾萬元,都不夠支付員工的工資。劉建新說,那是他迄今最痛苦也最彷徨的至暗時刻。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劉建新身體里就沒有向困難低頭的基因,他冷靜分析后得到結論,青島同上海一樣,網球作為舶來品有著一定的底蘊與基礎,只要激活就可以發(fā)展起來。
“1998年,長江流域洪水肆虐,我與小球中心的一位領導交談時得知,原本打算在武漢舉行的全國網球職業(yè)選手年終總決賽要臨時易址。”劉建新當時覺得,這是個打響新興網球俱樂部品牌的好機會,于是果斷決定,投資35萬元承接這項賽事。
那個年代,35萬是一筆不菲資金,但這卻是青島舉辦過的罕有的全國高水平職業(yè)賽事。“當時全國頂尖選手易景茜來了、張宇(鄭潔的丈夫)來了、之后的奧運網球雙打冠軍李婷和孫甜甜也來了,青島的網球愛好者還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如此高級別的比賽。”劉建新覺得這一步邁對了。
緊接著,劉建新又祭一個大動作,他將目光放在青少年網球普及上,聯(lián)合青島市教育局創(chuàng)立了“新興杯”中小學生網球賽。
而那一年,辦了5年的中國網球公開賽被叫停,直到2004年才恢復;之后的中國“一姐”李娜只有16歲;當年的曼谷亞運會,中國網球只拿到一個女雙冠軍;中國選手在大滿貫上的最好成績是第二輪……這就是彼時中國網球的大背景。
“1999年,我剛接觸網球,聽說有個‘新興杯’中小學生網球比賽,就報名參加了。”趙蕾當時只有10歲,直到進入山東省體育學院前,她參加了七屆“新興杯”賽事。
從青島走出來的趙蕾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成為中國軟式網球第一位獲得亞運金牌的運動員。
“‘新興杯’是青島最好的一項青少年網球賽事。”后來在青島大學任教的趙蕾說起“新興杯”和新興網球俱樂部,仍然充滿感情。如今,她偶爾還會去俱樂部打球,她的學生打比賽,作為教練,趙蕾經常到場觀戰(zhàn)。她說:“這樣的角色互換,讓我挺興奮的。雖然這些年青島有了很多網球俱樂部,但無論規(guī)模還是質量,新興一直處在最好網球俱樂部的前列。”
1998年第一屆新興杯,報名的孩子只有十幾個,20多年后,參賽選手已成百上千,無數(shù)青少年因為這項賽事愛上網球,并作為未來人生一個重要的愛好甚至職業(yè)。這項賽事也成為山東舉辦時間長、參賽人數(shù)多、社會反響大、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著名青少年網球賽事。至2023年,新興杯已辦26屆。
隨著新興杯的普及,俱樂部因勢利導,把目光由當?shù)剞D向全國,相繼舉辦了國內賽事、國際城市友誼賽等。而全國性的網球論壇也應運而生,不僅各地網球愛好者紛紛來以球會友,韓國等地的網球界人士也慕名而來,產生了國際影響。劉建新逐漸把網球做成了文化,而他的網球步伐也走向了世界,四大滿貫公開賽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不忘公益事業(yè)
企業(yè)越做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廣,但在苦盡甘來的時候,往往也是考驗人性質地的時刻。可貴的是,劉建新牢牢守住了初心。
正常營運之外,新興做得最多的就是公益。除了積極參與青島市的重大公益活動,劉建新的一些“自選動作”同樣潤物細無聲地傳遞著溫暖溫馨——疫情期間,主動為青島赴湖北一線醫(yī)務工作者及青島一線抗擊新冠人員捐獻近百萬元的現(xiàn)金與物資;經常為老年人、婦聯(lián)、殘聯(lián)及大專院校免費或低價提供體育場地;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校園公益課活動;積極配合政府采購體驗券活動;常年為青島老年人網球協(xié)會免費提供場地;十幾年如一日支助中國體育宣傳事業(yè);兩塊籠式足球場一落成,新興每天收費的營業(yè)時間不超過三分之一……
梧桐自有鳳凰來
發(fā)展到今天,新興逐漸形成了“以體為本,誠信自律,注重公益,完善自我,和諧發(fā)展”的企業(yè)文化。事實證明,這也是新興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對的事”的保證。
許多運動項目屬于劇烈或高危活動,具有一定風險性,30年來,到新興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總人數(shù)已超千萬人次,但從未發(fā)生過責任安全事故,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數(shù)字雖然簡單枯燥,可背后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安全保障措施、教練員考核準入制度及嚴格的自查公監(jiān)等舉措,卻織就了一張無形的安全網。新興員工曾戲言:“盡管安全方面未評獎,但沒有限令整改乃至被停業(yè)發(fā)生,就是最好的褒獎。”
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時候外部競爭環(huán)境遠比內部做好自己殘酷得多。近年來,受新興“示范效應”引領,在其周邊,一家家新的健身場所開門營業(yè),競爭加劇,有的場所采取低價惡性競爭,使得新興的一些固定會員被分流。對此,有中層經理要求針鋒相對予以反制,但被劉建新否定。他淡淡地反問:“我們搞體育產業(yè)的目的不就是為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健身大軍嗎?愛好者有更多的選擇不是好事嗎?咱們還是堅持用(健身)條件和服務說話。”當一切順其自然后,流失會員客戶較多的游泳館和健身館,竟陸續(xù)出現(xiàn)了回流,工作人員一問,原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他們覺得“還是新興好”。不僅如此,新興周邊的五星級酒店雖有健身房、游泳池,可竟然有顧客舍近求遠惠顧新興。
正是由于新興體育俱樂部一以貫之的服務宗旨,換來消費者認可的同時,也引起了體育管理部門的關注,先后兩次到新興調研,并提出“努力打造城市體育服務綜合體”的希望。其后,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又與新興體育俱樂部合作成立青島新興體育場所檢驗中心,這是山東首家且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檢驗機構,承擔起山東及周邊地區(qū)相關體育設施檢驗的工作。
“百年老店”的愿景
不經意間,從青壯到花甲,日子一天天變薄,劉建新的社會兼職卻越來越厚:青島市體育產業(yè)聯(lián)合會會長、青島市網球協(xié)會主席、青島市老年人網球協(xié)會會長及青島市市北區(qū)人大代表,等等。與此同時,新興體育俱樂部也獲得全國群眾體育(青少年體育部分)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榮譽,而“國家級體育產業(yè)示范單位”的審核也在進行中。
一個雨后初霽的清晨,劉建新完成晨練后忽然有興致好好欣賞起朝霞映照下的新興體育館,仿佛相戀初見。他一下想到,假如當年把體育館賣掉,不過就是手里多點錢,“鋼鐵森林”中多了幾棟商宇,但每天幾千人卻失去了就近體育運動的好場地。劉建新暗暗慶幸自己沒有鼠目寸光,而是遵從了內心的呼喚。這個時候,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去世不久的老領導陳仕祿。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在他大刀闊斧的改革轉軌下,才能由一個種植業(yè)村企華麗轉身為一座龐大的“體育城”,才能有新興的今天。
從舊社會過來的陳仕祿對“東亞病夫”的蔑稱有著刻骨銘心的痛,所以發(fā)誓要為提高國人的身體素質做點實在事,也因此,他的后半生才全部投身于體育設施建設上。不僅如此,陳仕祿從上世紀80年代起,還為中國體育事業(yè)不求回報地默默做了許多公益——在中國足球職業(yè)化尚未啟動時,新興就與《體育報》(《中國體育報》前身)合作,在全國首創(chuàng)“三集中”的新興足球學校,免費提供食宿和訓練基地,李霄鵬等知名球員就出自這里;創(chuàng)立全國最早的“從娃娃抓起”足球夏令營,25個省市區(qū)的800多個孩子參加;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羽毛球隊出征世錦賽前在青島集訓100天,新興為之免費提供場地……正因此,劉建新今天常常謙遜地稱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前啟后。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劉建新非常喜愛的一句話,他不滿足于目前的成就,他心中有更高遠的追求,那就是將新興打造成“百年老店”。為此,他曾兩次前往英國考察取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體育俱樂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十年已經是三分之一個百年了,對話還在繼續(xù),新興仍在努力……(轉自10月10日《中國體育報》01版)
隨便看看:
- [體育]樂魚(LEYU)體育與亞特蘭大俱樂部達成合作 促進數(shù)字體育產
- [賽事]中國足協(xié)超級杯:第一仗,中國足協(xié)重磅出擊
- [體育]國際奧委會全會決議——洛杉磯奧運會新增五個大項
- [體育]水慶霞卸任中國女足主教練:因中國女足未能獲得巴黎奧運會參賽資
- [體育]梅西出鏡回應香港行未上場 13天3次回應均未道歉
- [體育]國羽女團爭冠強敵環(huán)伺——場場硬仗場場拼
- [體育]速度與穩(wěn)定是制勝法寶——中國攀巖瞄準奧運要更下功夫
- [賽事]好!裁判,可能被一鍋端?記者:于洪臣被抓!昆山,廣州城不玩了
- [賽事]新疆:“銀齡學堂”讓老人老有所學
- [體育]“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去世終年78歲 曾2次成為金球獎得主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