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我國新發展階段、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必然選擇,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對于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刻闡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深入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競爭力,成為影響國際格局重構的關鍵變量和大國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構建新發展格局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科技創新,更需要以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國內大循環,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以科技自立自強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倳浀闹匾撌龀浞直砻?,對外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開放道路一定越走越寬廣。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同全球很多國家的產業關聯和相互依賴程度都比較高,必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新發展格局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基礎,其中,數字經濟是重要引擎,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可以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幫助市場主體重構組織模式,實現跨界發展,打破時空限制,延伸產業鏈條,暢通國內外經濟循環,強調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把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供需兩端同時發力、協調配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這是基于國內外發展環境提出的重大戰略。
當前,需求不足是我國加快經濟恢復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擴大內需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關鍵舉措,同時,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必須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推動供給與需求兩端動力強勁、總體匹配、動態平衡、良性互動。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只有實現了區域協調發展,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才能更廣闊、成色才能更足。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深度融合,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暢通國內大循環。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9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規劃、重要事項把關定向。2023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強抓機遇、應挑戰、化危機、育先機的能力,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