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鄉村人才評價機制
鄉村人才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當前,鄉村人才短缺問題,很大程度上與鄉村人才評價機制不優有關。為此,必須更加著眼于優化評價方式,積極健全鄉村人才評價機制,拓寬鄉村人才晉升渠道,讓鄉村人才享受到更加匹配的待遇,從而提高鄉村對人才的吸引力。
擴大職稱評審范圍,讓更多鄉村人才能夠“評得上”。過去,鄉村職稱評審名額有限,一些符合職稱評審條件的鄉村人才,由于名額限制而沒有評上,這既是個人的遺憾,也讓鄉村人才的積極性受挫。加大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必須著力解決鄉村人才職稱評審名額不足的問題,持續擴大職稱評審范圍,探索在中小學教師、衛生、農業系列設立基層類別的基礎上,在林業、水利、會計等系列增設基層類別,單獨制定評價標準,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在同等條件下,推進職稱評審名額向鄉村傾斜,讓更多鄉村人才享受到紅利,更加愿意扎根鄉村、融入鄉村、建設鄉村。
完善職稱評審政策,讓更多鄉村人才能夠“夠得上”。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職稱評審條件過高,與鄉村實際不符導致的。相對而言,鄉村人才的文化、年齡等各方面條件存在“硬傷”。比如,有的鄉村人才非常優秀,也在鄉村做出了成績,但是由于年齡偏大或者學歷條件不足,與職稱評審擦肩而過。對此,必須推進職稱評審更加貼近鄉村基層實際,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優化職稱評審條件,對作出一定貢獻或者某些方面成績突出的,應當給予“破格晉升”。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鄉村人才,應當推進職稱評審政策傾斜,鼓勵更多人才到鄉村一線建功立業。
強化職稱評審支持,讓更多鄉村人才能夠“穩得住”。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各地組織動員大量機關干部投入基層,為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在這批駐村幫扶干部中,既有公務員,也有事業人員,還有一些編外專業技術人才。優化鄉村人才評價機制,應當充分考慮激勵駐村幫扶隊伍積極性的問題,在職稱評審中,對做出實績的駐村幫扶隊伍優先照顧。要健全職稱評審工作機制,對此類人才在鄉村工作的實際情況,應當形成檔案材料,反映其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
搭建職稱評審平臺,讓更多鄉村人才能夠“評得上”。職稱評審向鄉村人才傾斜,不等于要對鄉村人才給予額外照顧。鄉村人才職稱評審,必須堅持以專業技能為重要標準,凡不達標的不能納入進來。各地可以通過組織舉辦一些鄉村人才技能大賽,鼓勵鄉村人才參賽展示技能,讓群眾來評一評,以事實說話。要完善職稱評審規范,根據鄉村振興任務變化,科學設置技能評價臺階,引導鄉村人才積極參與鄉村事業發展。要借鑒一些地方推進鄉村人才職稱評審的成功經驗,探索以比賽代評、以項目代評、以成績代評等模式,符合條件的鄉村人才可直接認定相應技能等級,充分彰顯職稱評審的實用性。(王一一)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