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江大河保護與治理成效顯著 交出耀眼“綠色答卷”
導讀:
央視網消息:由水利部與國際水資源學會共同主辦的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9月11日在北京開幕。在本次世界水資源大會上,以我國長江黃河為代表的重要河流,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交上一份耀眼的“綠色答卷”。
記者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了解到,近10年來,長江流域19個省區、直轄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抓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河湖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生態廊道建設等。形成了共抓大保護,統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新局面。
作為中國北方的重要大河黃河,通過2002年以來的調水調沙,小浪底水庫累計排沙27.1億噸,主河槽最小過流能力由2002年的18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有效恢復和維持了下游河道中水河槽過洪能力,改寫了河床淤積抬高的歷史。通過實施全河水資源統一調度,黃河干流在保證兩岸人民生活與工農業用水的同時,實現連續24年不斷流。
2023年8月,水利部發布的2022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顯示,2022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下降到265.34萬平方公里,較2021年減少2.08萬平方公里,減幅達0.78%,年際減少量和減幅均較上年度有所擴大。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