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三張網”織牢基層治理“千條線”
江西省蓮花縣三板橋鄉以龔全珍工作室為載體,通過推行“365連心”工作法,積極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探索“三張網”基層治理模式,著力構建政治引領、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教育、聯治支撐的“五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構建起上下聯動、黨群聯心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織密“組織網”,激活基層治理“紅細胞”
一是凝聚定力。江西省蓮花縣三板橋鄉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著力強組織、搭平臺、聚合力、破難題,促進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把全鄉人口底數精準劃分為37個網格,壓緊壓實網格長工作職責,成立網格黨組織,建強基層治理堡壘。著力打造“多員合一、一員多用”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加快實現“一網統管”,做到網格化管理與重點工作同布置、同推進,發揮“五員”(情報員、信息員、聯絡員、監督員、巡查員)作用,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優勢,實現“一個網格一面旗幟”。
二是注入引力。充分利用“鄉鎮黨校”平臺對村“兩委”干部進行培訓,從而激活鄉村振興一線“指戰員”動力,并且力量更足、配備更佳。今年已經培訓3期、180余人次,大大激活了龔全珍工作室的活力。江西省蓮花縣三板橋鄉駐深圳流動黨支部設立龔全珍工作室后,不斷進行提質升級,率先將龔全珍工作室的品牌從老區帶入了特區,既實現了流動黨員“一面旗幟兩地紅”,又推動了龔全珍工作室的黨建品牌進一步擴大覆蓋面、提升影響力。
織密“連心網”,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
一是激發活力。立足各村實際,以龔全珍工作室為依托,大力整合黨員干部服務隊、志愿服務隊、矛調服務隊三支隊伍,打造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做到干部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以3支服務隊為依托,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政策宣講、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110余次,解決民生難題40多個。
二是提升效力。通過召開座談會和征求意見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村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在充分尊重傳統民俗的基礎上,制定了符合各村實際的《村規民約》,并積極發揮村級“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作用,大力破除陳規陋俗,理出鄉風文明新風尚,江西省蓮花縣三板橋鄉山口垅村作為全縣移風易俗的示范。同時,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孝老愛親”等榜樣評選活動,依托黨員大會、大喇叭、微信群,對先進典型榜樣進行宣傳,引導村民崇德向善,以德治正新風。
織密“聯動網”,奏響基層治理“幸福曲”
一是增強動力。聚焦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將法治文化與群眾生活融為一體,推動法治水平進一步提升。江西省蓮花縣三板橋鄉完善了司法配套硬件設置建設,打造了集法律服務辦事、政法綜治、信訪、綜合執法于一體的政法聯合體,配備矛盾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教室、心理咨詢室等系列硬件設施,配齊人民調解員,進一步提高了依法治理能力,夯實了基層法治基礎。2023年以來共受理調解各類民間糾紛81件,調解成功75件,調解成功率92%。無民轉刑案件發生,無民間糾紛因調處不及時或不當引起惡化、無群體性械斗和群體性越級上訪事件,實現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鄉”的預期目標。
二是匯聚合力。江西省蓮花縣三板橋鄉龔全珍工作室發揮獨特作用,促進了在湘贛邊界兩省三縣六鄉鎮“持續深化合作,健全長效機制,加強聯誼、聯防、聯調、聯治”,推進了邊界地區社會治安防控、矛盾糾紛化解、經濟協作發展新局面的開創,形成“齊心聯防、攜手聯治、合力聯打”的工作格局。全鄉近三年來赴省進京上訪為零,去市進縣集體訪為零,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彭梅 劉樹軍)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