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奉高:中國書法史之簡帛書法
簡帛是簡牘與帛書的統稱,自商代以來,簡牘作為主要的書寫載體,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帛書是更為貴重的書寫載體。東漢時期,造紙術得到改進,紙張逐漸普及,到了魏晉時期,簡帛才逐歩被取而代之,簡帛書存在千年之久,包含了各種書體最早的雛形,是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的源頭,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珍貴文化遺產。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量西漢帛書,這些幾千年前的作品,既不同于簡書,也不同于石刻,縱有行、橫無格,風格各異,有的秀美婉約,有的古拙老辣,字體篆意濃厚,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現一種灑脫自如的意趣。
現存的楚帛書誠如郭沫若所說:字體雖是篆書,但體式簡略,形態扁平,接近后代的隸書。楚簡與楚帛書的字體大致相同,字形扁平稍傾,篆書的圓曲筆劃減少,書寫更為流暢、秀麗,只是尚無隸書之波磔,文字學家認為其字體屬于原始隸書,或稱“古隸”。秦統一六國后,把小篆作為全國通行的官方文字,根據不同場合或者功能,民間也使用大篆、隸書等字體,史稱“秦書八體”,八體之中是否有簡帛隸書尚待考察。兩漢時期,使用最多的書體是小篆、隸書、草書(章草)。小篆主要用于官方或者莊重場合。隸書,按照漢代史學家班固的觀點是“徒隸”之書,故為民間日用。漢代的草書又稱章草,主要用于個人著述或者賬簿記錄。
現存兩漢簡帛,篆書、隸書、章草均有,以隸書最多。最早的簡帛隸書也是從大篆而來,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一語破的,“以奏事繁多,篆字難成,乃用隸字。”(《書斷》),由繁到簡,由難至易,是漢字書寫變遷的一般規律。簡帛隸書變篆書回環轉折的弧形筆劃為簡易的直形筆劃,起筆筆鋒著力,頓住然后行筆,最后尖峰收筆。同時篆書結構力求左右對稱,隸書則省略了一些筆劃,講究字形整體的勻稱變化。馬王堆出土的簡帛隸書最為典型,學術界歸之于“古隸”范疇。由“古隸”演變為成熟的隸書,當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史稱“漢隸”。這時的簡帛隸書字形進一步向寬扁發展,橫劃已成波勢,捺筆的挑法出現,點劃的俯仰呼應已很自如,整齊端莊,秀麗大方。
簡帛隸書長期在民間流行,自然也受到當時官方字體的影響。比如早期簡帛隸書是在大篆基礎上的省改、簡易和快速的寫法,雖然也吸收了金文、石鼓文的筆法,但是總體風格仍是自成一格的簡帛隸書。東漢年間,已經具備成熟隸書基本特征的碑刻隸書,其點劃、結構、章法、風骨仍與簡帛隸書多有不同,由此是否可以說,簡帛隸書自成一體,至少可以說以馬王堆出土簡帛為代表的西漢以及西漢以前被稱為“古隸”的簡帛隸書,應當從隸書中獨立出來,稱之為“簡帛體”。
這并非標新立異,牽強附會,章草也是簡帛的書體之一,是簡帛隸書的省改、簡易、快速的寫法,西漢中期以后逐漸普及,形成一體,名為“章草”,其特點是在隸書完美波磔的基礎上,多使用俯仰呼應的點和牽連引帶的筆劃,增加了隸書的活潑靈動,是中國方塊字書寫的歷史性解放,也是書寫由實用走向藝術的發端。被當今學術界認定的現存簡牘和磚坯刻寫的章草為數不多,如果這種從簡帛隸書脫胎出來、為數不多的章草能夠自成一體,那么長期流傳、廣泛使用、特征鮮明、風骨穩定的簡帛隸書,就有最充分的理由成為區別于篆書、隸書、章草的“簡帛體”。
漢代簡帛的出土,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藝術界的極大關注,許多專家學者推崇備至,它的特點是隨意揮灑,草率急就,自然流暢。西漢末和東漢初的簡書,相對西漢初較為規則,整齊典雅,章法考究,可以說是后來漢碑的先河。漢簡書大都出自民間書家,其中不乏任情率意,天真罄露之作,給現代人開辟了新的審美天地。質樸浩瀚和源遠流長的民間書法是一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雖然它曾經歷了宋、元、明三代的低潮時期,但一經被人發現,就又以其頑強的生命力散發出無比的奇光異彩。簡書墨跡是民間書法典范之一,它較之文人書法自然流暢,率直無華,而且在清新之中,充溢著生機和個性。
簡牘書的書風極為紛雜,時空差異和文字內容差異均對其紛雜的書法體格有著很大的影響。書寫者的文化差異是關鍵因素。從總體上說,大多出自社會下層者之手,又因日常功用而寫,非為藝術而書,是一種本色的呈現,新鮮活潑,生氣勃勃。其總的特色是,不掩飾而盡露天性,質樸無邪。
但也有不少簡牘書顯得很有藝術天分,美感強烈,勝似藝術創作,與著名的漢碑書刻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可以把藝術風格流派紛呈的東漢隸書碑刻與這些簡牘書一一對應起來。所以,自七十年代以來,許多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紛紛把簡牘書作為碑帖一樣臨摹取法,打破了以往僅取漢碑為隸法的傳統思維習慣,給書壇帶來了一種新的藝術體格和氣息,被稱為“簡牘體”。
正因為簡帛書法是一個十分龐雜的漢書體系,俗雅并存、粗精交織、工拙互見、丑美混雜,不能以崇古的心態一概視為美的書法,需要有一番“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的藝術分析和鑒別。
簡牘帛書所呈現的書體、書風、書寫工具和載體、書寫者,完整地塑造了中國早期書法的生態,是研究書法歷史、指導書法實踐、涵養書法品質、催生書法靈感的重要因素,簡牘帛書以其豐富的書法風格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中國書法的風格走向。
黃奉高別名黃子騰,男,知名書法家。1976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縣,畢業于浙江大學EMBA,中國青年創業創新大賽獲獎者。現為遇顏春品牌創始人,東莞市遇顏春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簽約書法家。
藝術傳略及書法作品已入編《中國書畫家年鑒》、《藝術中國》、《中華名人大典》、《中國名人名家書畫精品集》、《世界名人錄》等大型藝術畫冊典藏。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