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身體好“食材”—萊菔
白蘿卜,又名萊菔,是冬季常見的蔬菜之一。
俗話說“蘿卜上市,醫生沒事”。蘿卜是菜市場最平平無奇的一種蔬菜,但它的食療作用卻不輸名貴藥材,尤其是在秋冬。
一、冬天吃蘿卜,到底有什么好處?
(一)蘿卜入肺,清熱化痰,秋冬天氣干燥,咽癢干痛、咳嗽的人,吃點生蘿卜,消腫止痛清虛火,作用立竿見影。
(二)蘿卜清肺排毒,是掃除體內老痰高手,霧霾多,粉塵多的地方,大家可以用鮮蘿卜榨汁,一日1-2杯,有助清理肺里的垃圾和陳痰。
(三)蘿卜可以消食化積滯,開胃健脾。老人孩子、脾胃弱的人一不小心就容易積食內熱,喝一碗白蘿卜山楂冰糖水,開胃助消化,見效迅速,不比藥物效果差。
(四)提高免疫力:蘿卜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和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幫助抵御冬季常見的感冒和流感。
(五)嫩膚抗衰:蘿卜中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有助于保護皮膚,防止老化,對于冬季因寒冷干燥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六)當然秋冬吃蘿卜,好處不止這么多。
民間一直有“十月蘿卜賽人參”的諺語,它是老百姓生活中最為平價最為接地氣的食療佳品。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生姜主陽氣生發,春夏吃最好。蘿卜可滋陰生津,色白入肺,是秋冬季最好的食物。所以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
秋末冬初之時,陽氣在向里向內收藏,在外的陽氣虛少,在里的陽氣積多,加上人體皮膚腠理隨著氣溫下降開始處于收縮狀態,于是體內陽氣就相對亢盛了。
“陽氣在里,胃中煩熱”特別常見,也就是容易產生內熱,消化不良、氣機郁滯的現象。適量吃一些清涼的蘿卜,不僅可以消散內熱,還能下氣寬中,消積導滯。
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對蘿卜極力推崇,他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
多吃蘿卜還能清內熱。如果稍微吃點“熱食”,比如牛羊肉、火鍋......就會加劇上火癥狀,這時候出現了口干舌燥,咽干咽痛,或者胃里熾熱的感覺時,立刻用一根蘿卜榨汁,或切片后煮水喝,可以有效地緩解癥狀。
胃燒心的時候吃點白蘿卜,很多人都表示效果。用中醫的理論解釋,有人認為是胃中濁氣郁結過多,而蘿卜,生消熟補。吃了生蘿卜后,有人會出現好多的矢氣(俗稱“放屁”),它的順氣作用很強,氣順之后,胃中郁結之氣就消散了。所以胃燒就會好很多。
此外,肉吃多了一定要多吃點蘿卜。
二、蘿卜是補還是泄?
有人說冬天吃蘿卜能補氣,把白蘿卜叫作“小人參”。也有些人說,蘿卜不可以和人參等補氣藥一起吃,因為蘿卜“泄氣”,會把補進去的“氣”泄掉。而冬天正是進補的時節,很多通過服藥或食療進補養生的人便不敢吃蘿卜了。
其實,同一樣食材,自然不可能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性質,如果有,那一定和“吃法”有關。
蘿卜,生者下氣
在本草古籍中,早就記載了生蘿卜和熟蘿卜的不同特點,《雷公炮制藥性解》“萊菔辛宣肺部,甘走脾家,故兩入之。生者下氣,多食耗血,以辛多于甘也。熟者補脾,多食滯氣,以甘多于辛也。”蘿卜雖然味道甘甜,但生蘿卜會帶著一股很明顯的辛辣味,辛味發散,因此會散氣泄氣。如果把生蘿卜和補氣藥配著一起吃,補益的功效確實會被削弱。因此,如果是進補期間“補過頭”,出現胃脹等癥狀,正好可以吃點生蘿卜。
古人會取生蘿卜汁入藥,有降氣瀉火的作用。古籍中也有喝生蘿卜汁治療流鼻血的記載。
生蘿卜可以腌制后做成餐前小菜,清爽開胃。冬季如果吃多了溫熱滋膩的肉食,正適合配上甜中帶辣的生蘿卜,行氣助消化。生蘿卜還有一定的化痰作用,尤其是蘿卜的種子萊菔子,是一味便宜又好用的中藥,能降氣止咳化痰。
蘿卜,熟者補脾
蘿卜煮熟后辛味已經基本去掉,尤其是用燉煮的方法熬得軟爛后,品嘗起來只有純純的甜味,這時其功效就偏于“補”了。所以有些人喝了蘿卜湯后,不僅不覺得“下氣”,反而覺得“滯氣”。
為避免熟蘿卜吃多了導致氣滯,可以在煮湯時放幾片姜,姜的溫散之性能很好地中和蘿卜的“滯”。還可以搭配一些有香味的蔬菜,比如芹菜、芫荽等,芳香的氣息能夠促進脾胃運化,既增添菜肴風味,又能使蘿卜補而不滯。
所以說,蘿卜是補還是泄,要看怎么吃、怎么用。只要懂藥性、懂搭配,普普通通的食材也能產生不一樣的養生作用。
三、蘿卜帶皮吃,效果更好
無論是煮蘿卜還是生吃,都建議大家帶皮吃。因為蘿卜的好處,一半在皮上。
因為蘿卜皮比蘿卜肉更辛辣,這個“辛”會使得蘿卜皮抗病毒的能力會更強。
如果咳嗽時痰比較多,光吃蘿卜肉效果不好,要用到蘿卜皮才行,而且蘿卜皮理氣化痰的效果更佳。
此外,蘿卜皮去水腫的效果特別好。
蘿卜皮煮熟加熱,貼在肚臍上,還可用于腹脹,胃口不佳等。
雙皮水
蘿卜皮50g-100g,陳皮2-3片,也可加生姜3-5片,冰糖少許。煮水飲用,可理氣止咳,溫化寒痰,利水消腫。
腌蘿卜皮
蘿卜皮500克,白醋,鹽適量。將蘿卜皮放入盆內,加上白醋浸泡10分鐘左右入味,瀝干水分,放入調味料拌勻即成。
四、痰多白痰吃點蘿卜籽
蘿卜全身都是寶,蘿卜的成熟種子藥名“萊菔子”。如果你在處方單上看到“萊菔子”三個字,要想到其實就是蘿卜的種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脹肚不消化,家里的長輩就會讓吃一把蘿卜籽,一會功夫肚子就咕嚕嚕,一串臭屁出來,肚子馬上就軟了。
除了消食化積食,萊菔子化痰之力更值得夸贊,《丹溪心法》載:萊菔子治痰,有推墻倒壁之功。
晚清名醫張錫純,開方子時會生熟各用一半,因為萊菔子生熟都是寶。
上面提到生吃熟吃蘿卜功效不同,蘿卜籽也一樣。炒熟能下氣,藥性下行,降氣化痰;如果生用,藥性上行,可涌吐風痰。所以生熟混用,是可以雙管齊下幫助我們把痰排出去。
萊菔子排痰方
炒萊菔子9克(也可生熟各半),炒白芥子,炒紫蘇子各9克,搗碎煎服。
搗碎是為了讓藥性更好地析出,還可以借鑒明代大醫韓天爵的經驗,配上炒白芥子、炒紫蘇子各9克。脾氣虛的人加白術、黃芪各9克。
五、蘿卜還有這些小妙用
煮蘿卜——促消化
蘿卜中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消除體內的廢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尤其是白蘿卜或者水蘿卜,其富含的酶可以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
蘿卜蜂蜜——緩解喉痛
喉嚨疼痛的人可以自制點“蘿卜糖”,把蘿卜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的蜂蜜腌制,等蘿卜在蜂蜜中浮起后撈出,每次喉嚨疼痛的時候吃上一點,情況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蘿卜汁——緩解鼻塞
把白蘿卜切絲榨成汁,準備好一塊紗布,把白蘿卜汁涂抹在紗布上,或者用棉球蘸取汁液,然后塞在鼻孔中。用這種方式反復2~3次,每次5分鐘左右,鼻塞的癥狀會自然得到緩解。
生蘿卜——醒酒
蘿卜也是很好的醒酒用品。白蘿卜中所含的維生素C,也可以提高肝臟的功能,促進乙醇的分解。此外,白蘿卜中含有91.7%的水分,這些水分可以稀釋酒精的濃度,避免宿醉情況的發生。
冰糖蘿卜——潤肺
把白蘿卜洗凈,擦干水,在蘿卜的上部1/3處橫切一刀,上部放在一邊,用小刀把下部中心掏空,注意留1厘米左右的邊,在空洞中放入冰糖。再把蘿卜上部蓋好,周邊用牙簽固定好,把蘿卜放入密封罐,放入冰箱保存,五六天后拿出來,打開蘿卜,里面的冰糖已成濃汁。這種蘿卜汁對肺有很好的滋養作用。
蘿卜皮——關節痛
冬天如果有肌肉或者是關節疼痛的話,可以直接把蘿卜皮削切下來做為敷料,敷在患處上,也可以把蘿卜皮統一放在一個紗布袋里做熱敷。
蘿卜做菜——防上火
冬季人們往往吃肉較多,吃肉則易生痰,易上火。在吃肉的時候搭配一點蘿卜,或者做一些以蘿卜為配料的菜,不但不會上火,更會起到很好的營養滋補作用。
重慶市渝北區第二人民醫院 吳暉/文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