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從腳生,消除腳寒的小竅門
立冬已至,冬季已悄然到來。往年你是否有這樣一種感覺:氣溫還沒開始下降,就已經覺得很冷,總得比別人穿多一兩件衣服才覺得暖和。特別是腳部,就算穿著厚襪子還是覺得冷冰冰的,完全暖和不起來,這你可得注意了!
俗語講“百病從寒起,寒從腳底生”。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腳在人體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它們都起始或終止于腳部。這些經脈就如同一條條“河流”,氣血在其中流淌。當腳部受涼時,寒邪就容易通過這些經絡侵襲人體,會使得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身體各個臟腑、組織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滋養,就容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那今年我們可以做哪些措施來做好腳部保暖呢?
一、日常保暖
(一)泡腳養生: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水泡腳。水溫大概控制在40℃左右為宜,時間15 -20分鐘。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水中加入一些中藥材,比如艾葉,生姜,達到溫經通絡,溫中散寒,起到一個暖腳驅寒的作用。
(二)穿著講究:鞋子要選擇保暖性好的,像加絨的棉鞋、皮靴等,這樣能有效阻擋外界的寒邪。襪子呢,以羊毛襪為佳,羊毛材質保暖性能強,且透氣性也不錯,能讓腳部保持干爽溫暖。同時,要注意鞋子和襪子不要太緊,太緊會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
(三)足部按摩:按照經絡的走向,從腳趾開始,依次按摩腳底、腳跟、腳踝等部位。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幫助腳部的氣血更好地運行,增強腳部的抗寒能力。
使用暖足貼:在鞋子里貼上暖足貼,能持續發熱數小時,為腳部提供溫暖,方便在外出等無法隨時取暖的情況下使用。
運動鍛煉
步行:每天堅持步行一定距離,能增加腳部肌肉力量,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改善腳寒狀況。
墊腳尖:雙腳與肩同寬,緩慢踮起腳尖,再緩慢放下,重復多次。此動作可使腳部肌肉收縮與舒張,加速血液循環。
按摩腳部:用雙手握住雙腳,從腳趾開始,依次按摩腳底、腳跟、腳踝等部位,每次按摩10-15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飲食調理
多吃溫熱食物:適當增加羊肉、牛肉、桂圓、生姜等溫熱性食物的攝入,為身體提供能量,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腳部寒冷的癥狀。
補充維生素E:多吃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堅果、綠葉蔬菜等,有助于擴張血管,促進血壓循環、減輕腳寒。
生活習慣
避免久坐:長時間坐著或站著會影響腳部血液循環,應定時起身活動,活動腳部關節、促進血液循環。
保持室內溫暖:將室內溫度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尤其在冬季,可使用空調、暖氣等設備,防止腳部因長時間處于寒冷環境而受寒。
大家一定要重視給腳部做好保暖工作喲。讓我們從“腳”做起,遠離寒邪侵擾!
重慶市渝北區第二人民醫院 吳暉/文
隨便看看:
- [健康]上海藥監局公布立案調查結果:百雀羚不存在違反禁限用原料管理規
- [醫療健康]醫圣祠迎來重量級客人!張泰源及許哲銘一行進行祭拜活動
- [健康]齊魯制藥集團公益足跡遍九州,大醫精誠暖人心
- [美容時尚]克麗緹娜攜手高校,開啟人才培養與創新發展新征程!
- [生肖星座]3月5日是什么星座
- [情感資訊]琴兮在御鳴《流水》,彬彬有“醴”喜出閣
- [醫療健康]云知聲智慧醫療實力再獲肯定,入選福建省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
- [醫療健康]成都中醫肺科醫院兩位專家齊上陣!為您解開肺結節的“心結”
- [醫療健康]杭州臨平太學眼科醫院老花白內障手術帶來清晰視力,讓老年生活更
- [健康]創新不止:匯源沙棘引領“藥食同源”養生新潮流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