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市場注入新活力 保租房公募REITs規模將超百億
北京10月27日訊(記者 李方) 在上海江灣,10棟雅致的小高層解決了復旦大學教師住房的“急難愁盼”;在北京瀛海,3000套體量的大社區配備了完善的生活設施與豐富的社群活動……保障性租賃住房正在成為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有效思路。10月26日,第五屆領航?住房租賃產業國際論壇在京舉行,會上發布了《邏輯換軌與策略重鑄:2023 中國住房租賃市場資產管理洞察報告》,探討住房租賃市場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十四五”期間,我國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870萬套(間)。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表示,各地保障性租賃租房籌建邁入攻堅之年,迎來了量與質的雙進階?!安粌H是籌建速度加快,更值得關注的是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跑通、規模持續擴大,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進而驅動住房租賃行業整體從開發邏輯向不動產金融邏輯轉變,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更多優質產品?!?/p>
保租房公募REITs規模將超百億
去年8月,華潤有巢等首批四只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集中上市。據報告統計,目前擬申報發行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達7只,上市后我國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規模將超百億。
報告指出,現行住房租賃市場主體多持“開發邏輯”,即以資產的建設和運營為中心的短周期交易。而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則可以幫助住房租賃市場主體回收部分資金、降低融資成本,進而擴募、再投資,形成穩健、長周期的循環。在這個新的框架下,租賃住房被視為投資組合標的,其考量指標從單純的盈利能力擴展成為凈營運收入(NOI)、物業凈收入(NPI)及資本化率(Cap Rate)等資產管理的目標。
趙然解釋稱,“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歷史較短,多數市場主體持有的仍然是單體盈利、獲利售出的‘開發邏輯’。而在不動產金融邏輯的框架下,培育孵化租賃住房項目,通過REITs等創新金融工具實現資金回收,再循環滾動投資、擴大租賃住房和管理規模,最終建立一個完整的租賃住房資產管理閉環,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相應地,市場主體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組合也在發生變化。報告分析,開發邏輯下定位改造、運營管理是市場主體的“護城河”。在不動產金融框架下,資產培育、REITs發行、擴募調整等立足于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將得到凸顯。
市場主體需重筑護城河
對于住房租賃行業的投資機構而言,報告認為其資產管理能力不僅直接關聯到短期的經濟回報,在更深層次也是實現長期投資戰略和持續提升資產價值的關鍵。
報告指出,相較于開發邏輯框架,不動產金融邏輯更強調對資產“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即涉及底層資產識別、建筑效率管理、運營效率管理等更加復雜的范疇。
對此,趙然表示:“投資機構需要一直提醒自身,住房租賃是微利行業,利潤是‘摳’出來的。必須看得更全、更長、更細,以收益率倒推擇址、定位、建筑能效等等動態因素?!?/p>
對品牌運營商來說,則需要更加注重凈利潤最大化和品牌價值塑造。報告表示,在租賃住房資產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品牌運營商的業務邊界清晰,即不斷地降本增效,一方面創新業務提升溢價上線,另一方面精細化運營控制成本下線。
在不動產金融的視野中,資本性支出與運營支出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報告提示,品牌運營商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動態平衡兩種支出的關系。人房比、能源及物業在開發邏輯下常常被籠統歸為“成本中心”,而未能給予細致的效率考察。實際上,如果拉長資產管理的視線,以建筑能效為例,“投資于節能技術和綠色建筑材料雖然可能會增加初始的資本支出,但長期來看它們可以為企業帶來顯著的運營成本節省”。
“從開發邏輯到不動產金融邏輯,其本質是一系列評價標準與規則變了?!壁w然表示,無論是投資機構還是品牌運營商,都到了重鑄戰略、重筑護城河的時刻。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