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出可實時監測腎移植排異反應的電子設備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美國西北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研發出一款能持續實時監測移植腎臟健康狀況的植入式電子設備,可檢測與腎移植排異反應引起的炎癥或其他身體反應相關的體溫異常。新設備有助于對腎移植排異反應的早期干預,改善患者治療結果和健康狀況。
排異反應是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終生警惕的問題。目前監測移植腎臟健康狀況的簡單方法是檢測患者的肌酐、血尿素氮等標志物水平,但準確性有限。而作為判斷排異反應“金標準”的活檢屬于侵入性手術,存在引起出血、感染、疼痛及其他并發癥的風險。
為更簡單、可靠地監測腎移植排異反應,西北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超薄、柔性植入式傳感器,可通過感知體溫異常變化,為潛在的腎移植排異反應提供早期預警信號。
這款傳感器寬0.3厘米,長0.7厘米,厚度僅220微米,與一根頭發的寬度相當。傳感器安裝在包裹腎臟的纖維膜之下,其中包含一個高靈敏度溫度計,可檢測到腎臟微小幅度的溫度變化。傳感器與安置在腎臟附近的小型電子設備相連,后者包含為設備供電的微型紐扣電池,并使用藍牙技術將數據無線傳輸到手機、平板電腦等外部設備上。所有電子元件都包裹在一種柔性并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塑料中。
研究團隊借助接受了腎移植的大鼠模型測試了該設備,結果顯示該設備可比目前常用的方法早三周檢測到排異反應預警信號。這有助于醫生更早干預,以改善患者治療結果和健康狀況,增加腎移植成功幾率。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下一步,研究人員將在更大型的動物模型中測試該設備。雖然最初研究是針對腎臟移植的,但研究人員認為,該設備也適用于肝臟、肺等器官移植的排異反應監測。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