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今年中秋+國慶的八天長假,大伙兒玩爽了沒?
科小編則是選擇做了八天的家里蹲,主要是既暈車又暈人。
除了全國各大被擠爆的旅游景點,高速服務區的充電區同樣也很熱鬧:
服務區的新能源車主們,為了搶充電樁,直接原地參加WWE中國賽區海選;

還有些車主嫌排隊太無聊,拿充電線玩起了拔河;

有部分排隊嚴重的高速充電站,甚至搗鼓出一個排隊取號,以此避免插隊。

充電樁一直在建,但今年黃金周假期想在高速上給車子充電,反而好像更難了。
科小編有一個不信邪的同事鐵頭,說要假期要開上他新提的電車,到海邊去遛狗。從家里出發后,鐵頭途經4個服務區。即便每個服務區都有10個以上的充電樁,但還是全部爆滿。雖然排隊隊伍不算特別長,但是每個樁位也至少有兩臺等位的車。而且由于充電樁平日缺少維護,充電速度極慢。每臺車開進樁里接上電,沒有一個小時肯定出不來。最離譜的一個服務區,由于排隊充電的人實在太多,充電樁應付不過來。服務區只能整來一臺應急保障充電車,臨時救急。平時純自助的充電站,也安排了臨時管理員過來維持秩序。鐵頭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再頭鐵一把——靠著剩下的極限里程,硬是開進了景區。但還有一個壞消息:在開進景區后,鐵頭跑了三個充電站,依然爆滿。經歷了噩夢假期,回到公司后的鐵頭告訴我們,他在服務區的充電站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充電樁排隊,不僅隊伍長,而且充電樁前的通道,看起來就是一坨車子在量子糾纏,突出一個“亂”字。發生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充電樁的排隊方式有很大問題。其實當車流量大到一定程度,高速服務區的加油站排隊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加油站的隊伍再長,一般都是能夠相對有序地慢慢通過的。加油速度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因是排隊進入油站的車輛,車頭進出方向都是相同的。再加上有油站工作人員的指引,排好隊,一個個來就完事了。其次,充電樁一般來說都是橫向并列放置的,相比油站,進出都更加麻煩。這三個因素加起來,就導致充電樁的排隊方式變成了:排隊的車主下車,拍一拍正在充電的車主,然后說一句:“哥們兒,下一個輪到我,可以不?”這種情況下,如果排隊車輛離得太遠,就很容易被插隊,導致扯皮,甚至發生肢體沖突。為了避免被插隊,排隊的車就只能跟屁蟲一樣,死死地貼在充電車輛屁股后面,等待機會。再加上目前市面上的電車充電接口設計并不統一,有的在車頭,有的在車尾。因此,通道堵塞又會導致掉頭空間不足。像是同事鐵頭途經的其中一個服務區,為了提高充電排隊的效率,除了安排專人來維持秩序,還對排隊方式進行了創新:這樣一來,排隊效率是上去了,但車主們的汗和淚也流得更多了。不管排隊方式如何優化,擺在面前的最大難題,始終是市場占有率和基建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截至2023年8月底,中國充電聯盟統計全國充電樁總量720.8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227.2萬臺。而據乘聯會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9月24日,國內新能源汽車今年已經累計賣出了495.1萬臺,滲透率已經突破了40%的大關。此前有媒體報道,高速一個充電樁的安裝費用是30萬人民幣。但最頭疼的是,除了國慶春節等重大節假日,這些花了大錢安裝的充電樁,卻長期處于吃灰的狀態。受限于成本問題,高速上的充電樁數量,跟市區相比,一定是更少的。總之,高速充電排隊的問題,一時半會兒估計是很難解決了。不過,在下次節假日需要跑長途時,廣大司機朋友們,不妨考慮另一種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