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隊出征 將建設新科考站
11月1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登上“雪龍”號準備出征。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1月1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拍攝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儀式。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1月1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工作人員吊運“雪龍2”號舷梯,準備起航。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1月1日,“雪龍”號駛離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奔赴南極。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1月1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人們歡送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1月1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和“雪龍2”號,準備出征。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1月1日,“雪龍”號和“雪龍2”號從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起航,奔赴南極。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1月1日,在“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上,科考隊員在起航前列隊向送行人員告別。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國南極科考任務首次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天惠”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本次考察將建設羅斯海新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新華社記者 周圓 攝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