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團隊取得黃芪生物防治技術重大突破
記者5月14日從天津大學獲悉,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高文遠團隊針對黃芪根腐病研發新型生物抑菌劑,不僅能抑制根腐病,還能促進黃芪生長代謝。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化學工程雜志》。
黃芪素有“補藥之長”美譽,被《本草綱目》譽為藥材上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含有三萜皂苷、黃酮等有效成分,還含有多種氨基酸、葉酸等微量元素,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的功效。黃芪是西北中藥材產業“三巨頭”之一,相關產業成為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助農增收的特色產業。
由多種致病菌復合侵染引起的根腐病被稱為“植物癌癥”,是中藥材種植區的常見病害。研究表明,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塊,黃芪根腐病發病率為32%至41%,重病田達55%,成為制約黃芪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而種植抗病品種、使用傳統化學農藥對抗根腐病的方法又存在選育周期長、對環境和人體危害大等問題,因此,開發一種環境友好、性價比高的黃芪根腐病生物防治技術對于我國黃芪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高文遠帶領團隊針對黃芪根腐病問題研發出新型生物抑菌劑。該抑菌劑不僅能作為抗真菌劑抑制根腐病,還能促進黃芪生長代謝。通過機理研究發現,這種新型抑菌劑可通過抑制尖孢鐮刀菌生長基因、刺激黃芪產生抑菌成分、激活黃芪抗性基因等方式發揮抑菌作用,可作為傳統農藥的替代品,在植物保護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我們的新型抑菌劑與目前市售農藥效果相當,但成本更低,也更加環保、健康。”團隊主要成員、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王娟表示,“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優化成本,計劃與天津大學對口支援的甘肅宕昌縣黃芪基地合作,考察示范效果,實現推廣應用。”(張建新、焦德芳)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