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零售量4250輛!飛度是如何“背刺”年輕人的?
曾幾何時,若要讓我推薦適合年輕人的第一臺車,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本田飛度。
原因很簡單,便宜、穩定、省油,這3個點就足以讓年輕人掏腰包了。更何況第三代飛度(GK5)還被不少人盛贊動力強、易改裝、空間大,可以說在當年它是最值得推薦的小型車之一。
如今第四代飛度(GR9)口碑大不如前,銷量更是差強人意。
據乘客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飛度全國零售量僅4250輛,動輒月銷破萬的盛況似乎一去不復返。
曾經第三代飛度1.5L手動擋,在終端市場基本上6萬多元(裸車)就能買到,自動擋低配落地約8萬元,配置雖然差一點,但是沒有硬傷,并且經濟實惠,非常適合預算有限卻又想享受一些純粹駕駛樂趣的年輕人。
轉眼來到第四代飛度,科技配置堪稱離譜,尤其是低配車型,沒有揚聲器,中控直接給你一塊黑板,甚至作為兩廂車連后雨刷都沒!
至于減配的“優良傳統”,必須貫徹到底,輪圈,鐵的!方向盤,塑料的!座椅,布的!中控臺和門板等用料,硬塑料的!看看海外版飛度的基礎配置,再看國內,簡直是S人誅心!最重要的是連被動安全氣囊、主動安全配置都天差地別,居心叵測令人細思極恐。
好吧,減配我忍了,可你不能剝奪年輕人的速度與激情啊!第四代飛度實際零百加速比第三代飛度慢了整整一秒以上。就這水平,好意思讓粉絲為MUGEN無限情懷買單嗎?
要知道,很多車型的高低功率版本零百加速差距其實也就是零點幾秒到一秒,第四代飛度加速水平已經淪落為軒逸一個水平,它可是被網友稱為“馬路三大媽”,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我看來,相關負責人簡直是糊涂至極!又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在意這些細節,反正覺得價格和性能對等,入門級用戶就活該使用最差的動力總成,每天面對糟心的配置和不堪入目的用料。
試問以這種態度造車,消費者還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嗎?
好在國內用戶越來越理性,自主品牌也越來越爭氣,飛度銷量差強人意就是最好的佐證!
當然,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廣汽本田還有機會補救,趕緊調整官方指導價,終端市場再優惠個兩三萬,入門車型控制在5、6萬元。如若不然,飛度未來銷量恐怕會更加慘淡,你說呢?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