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古楚文化,品千年楚韻
賞古楚文物,品千年楚韻
7月9日,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楚風鄉韻,傳承創新”鄉村振興實踐團走進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館,深入探究和學習楚文化,開啟了一段研究與發現之旅。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也是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這里蘊藏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集中展示了古代楚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內涵。走進這所博物館是學習和傳承楚文化底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
下午,實踐團一行來到了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內全面地參觀學習館內的古文物,并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專訪,“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建立的初衷是為了響應毛主席在視察安徽省博物館發表的重要講話:‘一個省的主要城市,都應該有這樣的博物館,人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緊的事。’”工作人員向實踐團介紹到。隨后工作人員對館內的代表性文物“楚金幣”進行詳細介紹:158枚熠熠生輝的楚金幣構成的金字塔,正看是一座金山,側看則是一只靈動蝴蝶,視覺沖擊極為震撼,將楚國時期“寡人無求于晉國”的強盛展現的淋漓盡致。此外工作人員還講解了“青銅巨人”楚大鼎和鐘樓巷等館標文物。通過這次的深入交流,實踐團更全面地發掘和探索了博物館內楚文物的文化內涵。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內“楚金幣”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重視博物館工作,希望博物館能夠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因此在與工作人員交流過程中,當實踐團隊員們問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讓更多的游客愿意走進博物館去學習和傳承楚文化時,工作人員回答,博物館每年都會舉辦許多社交活動,讓游客自己動手體驗,以及承辦非遺項目——當地香草、剪紙和大鼓紙來吸引大家走進博物館學習楚文化。隨著博物館之行的結束,實踐團對于楚國文字、錢幣、禮器、漆器等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內的文物
在參觀結束后,實踐隊成員張育潤表示:此次實踐活動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他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楚文化的歷史、藝術、文學等方面的特點和價值。他們將繼續加強文化交流,推動壽縣文旅事業發展。
與館內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博物館承擔著保存、展出、傳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責任。而大學生在文化發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次安徽理工大學“楚風鄉韻,傳承創新”鄉村振興實踐團走進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學習楚文化的“三下鄉”實踐活動為壽縣的楚文化傳播奉獻了青春力量。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