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周華健、伍佰等歌手在京開唱,演唱會井噴彰顯“演藝之都”活力
李宗盛、周華健、伍佰等歌手剛剛在京登臺高歌,留給觀眾的美好回憶還沒有消散,接下來的一兩周,毛不易、張信哲、林俊杰等藝人也將來京開唱。今年以來,北京大型演唱會市場井噴式復蘇,任賢齊、五月天、李宇春、梁靜茹、劉若英、張杰、周深等多位歌手來京“打卡”,凱迪拉克中心、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體育館等大型場館檔期緊俏。作為大型營業性演出,演唱會一向是演出市場重要的風向標,北京以演唱會市場的強勁復蘇,彰顯出“演藝之都”的繁榮景象。
李宗盛演唱會現場。
一票難求
1至7月舉辦演唱會29場
“北京的觀眾,你們給了我最好的擁抱,我真的很喜歡北京!”一周前,周華健“少年俠客”演唱會在凱迪拉克中心上演,他深情表達自己對北京的愛,“我常常跟朋友說,我喜歡北京的菜市場,在那里逛逛、買菜,然后炒來吃。以后我會常來!”聽到這充滿煙火氣的“表白”,臺下觀眾報以熱烈的歡呼與尖叫。
今年北京的大型演唱會從3月末開啟,每周都有至少一位明星歌手登臺獻聲。今年登臺的歌手,大多不止舉辦一場演唱會:劉若英、任賢齊、梁靜茹等歌手,在京連唱兩天;李宗盛“有歌之年”巡演北京站,罕見3場開唱;以往在鳥巢連唱3場的五月天,今年將北京作為自己內地巡演的首站,首次以“雙主題”的形式開啟6天的狂歡。
演唱會加場,是歌手藝人們為歌迷準備的“雙倍驚喜”甚至“三倍驚喜”,觀眾則用“售罄”彰顯自己的熱情。幾年前在凱迪拉克中心登臺的林俊杰,下周來京時將“升艙”登臺鳥巢,并將連續3天開唱,以超出往年數倍的座位數開售,演出票依舊“秒光”。
這只是今年北京演唱會場場爆滿的縮影。按場館座位數計算,凱迪拉克中心三面臺最多容納1.2萬人,鳥巢三面臺可容納4萬人左右,無論歌手連開幾場,均是一票難求。有數據顯示,1月至7月,北京共舉辦演唱會29場,平均每周上演一場,觀眾人數45.6萬人次,票房收入4.07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觀眾人數、票房收入分別增長103.5%、304.9%。
市場火爆
觀眾、藝人、演出商同發力
在北京演出行業協會會長、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實踐中心主任張海君看來,演唱會在北京的井噴復蘇,是觀眾、藝人及主辦方三方同時釋放期待、看好市場的結果。
自大型演唱會審批放開,微博上、購票平臺上的網友就熱情高漲,紛紛向明星藝人“喊話”:“快開演唱會,我們欠你一張門票!”據大麥網數據顯示,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有753萬人標記“想看”,林俊杰JJ20世界巡演有483.1萬人標記“想看”。
“疫情3年之后,不僅觀眾對去現場看大型演唱會期待已久,歌手們也期待著去現場跟觀眾交流,這是一場雙向奔赴。”張海君說,經過3年時間,歌手藝人對自己演唱會的籌備更加充分,從演唱會主題概念,到曲目再到制作,都會更加完善與周全。
周華健演唱會現場。
“全國演唱會市場前三名一定是北上廣,北京作為首都,也是全國演唱會最受矚目的地方,市場體量很大。”一家演唱會主辦方負責人表示,今年演唱會市場的紅火,既有部分延續2019年末、2020年初延期或取消的場次,也有近兩年藝人團隊策劃已久的巡演場次,還有很多藝人臨時新增的場次,“主要還是市場變好了,這是市場經濟多方共同看好的結果。”
張海君預測,未來北京演唱會市場還會延續紅火的勢頭,“現在基本以內地和港臺明星為主,隨著海外藝人到來,演唱會市場的景象還會更加熱鬧。”來自華熙LIVE·五棵松的數據顯示,大型演唱會場地租賃合約已排至明年6月。
周深演唱會現場。
演藝經濟
來京觀眾帶動文旅消費
“鳥巢演唱會后,‘特種兵式’通宵體驗走起來!散場后去吃夜場火鍋,長安街騎行,再去看升國旗。”小紅書上,關于“鳥巢演唱會結束后去哪兒玩”“來北京看演唱會怎么安排”的話題被不少外地網友收藏,北京演唱會除了服務北京當地觀眾,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觀眾。
隨著高鐵等交通設施的不斷發展,跨城觀看演唱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演唱會市場頗具吸引力,不少明星的巡演首站從北京啟航,將北京場設為首批官宣的重點場次,這也吸引了眾多外地觀眾。大麥數據顯示,周深在北京舉辦的“深深感謝你”演唱會跨城觀演比例高達72%,五月天在鳥巢上演的2023諾亞方舟10周年進化復刻限定版演唱會跨城觀演比例是68%,薛之謙“天外來物”巡回演唱會北京站跨城觀演比例是63%。
演唱會的觀眾大多是中青年,文化消費需求旺盛,在演唱會后開啟“夜生活”也是他們的時髦選擇。目前,北京演唱會周邊的商圈配套越來越完善,凱迪拉克中心所在的華熙LIVE·五棵松商圈集娛樂與消費為一體,演唱會散場時,華熙·LIVE的下沉廣場上依舊燈火輝煌。散場的人流匯入商業綜合體,吃上火鍋,喝點啤酒,還能逛街購物,留下美好的體驗。數據顯示,華熙LIVE·五棵松周末平均每天人流量為14萬人次,而遇到大型演唱會、比賽日或重大節日時,人流量可達17萬人次。
“演唱會除了帶來門票收入,觀眾產生的聚集效應對拉動城市消費有極大的幫助,能帶動旅游、交通、餐飲、住宿等多方面的消費,同時促進夜經濟的發展,為文旅市場帶來綜合收益。”張海君說。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