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座位分區加價,觀眾不認
近期全國多條院線旗下電影院實行座位分區定價,引發各界關注。影院實行分區售票,即同一影廳內相同場次不同區域的座位票價不同。影廳正中央被劃定為觀影最佳區域的票價,比普通座位的價格高出幾元到一二十元不等,影廳最前排等少量座位被劃定為優惠區域,點開網絡購票平臺,每場影片的票價標為當場最低票價(也就是優惠票價)“起”,如果要選擇略微舒適的觀影區域,就要加價選座。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影城電影票的價格均由院線和影城自行制定,在指導價格的基礎上,按照影城所處地段、影城內的觀影環境、影廳功能、影片時長、放映水平、放映時段以及是否為特殊場次(首映、見面會、點映)等自行決定浮動價格。據了解,影院劃定最佳觀影區域的理由是,黃金區域“夾角不小于36度,仰角不大于35度,同時在環繞立體聲、沉浸音渲染下實現聲音的精準性”,觀影效果會更好。
記者對本市多名近期有多次觀影體驗的消費者進行采訪,多數消費者表示“理解,但沒必要”。一名女士表示,最初自己曾選擇加價兩元,購買最佳觀影區域的電影票,但發現影城的上座率不高,而且影城工作人員沒有監督,“對號入座”全憑自覺,加價選座“實在沒必要”。另一名經常觀看舞臺劇、演唱會和電影的消費者表示:“話劇、音樂劇、演唱會這些演出,票價分區域我很認同,因為不同區域的觀看效果就是不一樣。而電影院就不一樣了,我記得電影院曾宣稱,越高級的影廳越沒有‘死角’,無論在哪個座位觀影效果都非常好。既然如此,現在怎么所謂的好位置突然就能多收錢了呢?”
也有消費者提出,雖然影院有權根據各種因素為電影票定價,但“明碼標價”這件事必須提前說明。有觀眾反映,自己在手機購票時看到的是“38元起”,自己也沒在意不同座位的價格,看完電影才發現自己選了最佳觀影區域,花費了42元,心里很不舒服。
目前本市各大影城同一影廳不同區域的“加價”幅度普遍不大,院線經理表示在天津目前電影市場消費環境里,盡量選擇觀眾普遍可以接受的加價幅度,也在隨時觀望市場反饋。影迷們則表示,希望影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讓觀眾能夠直接感受到的服務上,比起感受不到區別的“最佳觀影區域”,消費者更愿意為明顯更舒適的觀影環境、更便捷的配套設施和更具特色的增值服務埋單。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