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大結局真的意難平嗎:困住人一生的,不是窮
《人生之路》迎來了大結局。
高雙星看似走了捷徑,最終卻選擇了回到原點。
秀禮愛這個男人,從傷心崩潰,到寬容和陪伴。
高明樓從一開始就是所有悲劇的締造者,也許從真正意義上他沒有所謂的幡然悔悟。
高加林被偷走的人生最初是暗淡的,但是從未放棄的他一路逆襲,最終依靠自己的實力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巧珍經歷了親人和愛人間的生死離別,更是吃盡了生活的苦頭,但好在一切都走上了正軌,自己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
之前,不理解為何編劇用了這樣一個看似并不討巧和新穎的名字。
從追劇到最后結局,才明白:
所謂人生的路,都是用自己的腳踩下的腳印,也正因此,我們才能找到屬于我們自己的路。
01
四川一個山村女孩兒高考成績673分,因為家境貧寒,為了攢夠學費,她一邊撿廢品添補家用,一邊勤奮學習。
面對生活的不易,她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越發努力,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有一個人物訪談欄目《三拾六度七》,其中一期采訪了正在考研的女孩塔塔。
她坦言,生活中她是諸多普通人中的一員,父母也是打工人,沒有更好的資源可以任自己隨意挑選。
當無路可走的時候,她只能拼盡全力往上跳。
要知道,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只是少數。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我們都是一群沒有退路的孩子。
如果不想被生活打倒,就要靠自己頑強地站起來。
克勞狄烏斯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
深以為然。
一個人心里是什么樣,就會活成什么樣。
不要總想著會被上天眷顧。
幸運都是有備而來,光芒也只是努力埋下的伏筆。
2009年一次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的紀錄片中,一個面孔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紀錄片女主人公唐小雁是一個家境十分貧寒的女孩子。
十多歲的年紀,她就告別了學校,做起了苦工,一天只賺9元錢。
后來,又被流氓地痞侵犯。
原本以為自己長大后生活會更好,誰曾想,在迪廳工作的她差點丟了命。
這樣的身世,放在哪個女孩身上都會活不下去了。
但是不認輸的唐小雁硬是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坦途。
因一次機緣巧合,她與導演徐童成為了摯友。
最終,成為了彼此事業上的合作伙伴。
這個特別能吃苦,沒有半點矯情勁兒的女人,令徐童十分敬佩。
她不僅只身前往偏遠地區,更是自己獨立完成攝像和編輯工作。
有些人注定就是要多努力,為了想要的生活。
畢竟,一切都會過去。
走著走著,人生的路就走通了,這比站著原地不動更靠譜。
02
《千與千尋》有句話:
“努力過后,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總覺得那些看似熬不過去的歲月,回頭看看也不過如此,早已在身后。
路,一開始是無數個選擇。
路的盡頭,是你選擇的每一步的總和。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出人頭地,光環圍繞。
我們中大多數人,注定了一生的平凡,卻要拼盡全力尋找生命的意義。
一個乞丐來到寺廟,看到眾人都在跪拜佛像。
于是乞丐心生羨慕,說想跟佛換換。
佛欣然答應,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不能開口說話。
可是乞丐坐在那里剛剛不久,就聽到一個有錢人來求他能不能給自己一個好名聲。
有錢人剛磕頭起身,不慎錢包掉了下來。
乞丐因為佛的警告,沒有敢言語。
不一會,又來了個窮人。
他希望佛可以讓他變得富有。
剛剛跪拜完,就看到地上的錢包,十分驚喜。
后來,又來了個漁民。
他祈求出海平安歸來。
正巧此時,丟了錢包的有錢人來找東西,看到漁民在佛堂,認為是對方拿了自己的。
兩個人就撕扯起來。
誰曾想,乞丐索性不顧佛的警告,說明了事情前因后果,一場糾紛結束了。
但是佛卻告訴乞丐,他只配做乞丐。
因為他的開口,窮人沒能得到自己錢改變生活,有錢人也沒有借此修煉自己的德行,漁民卻最終出海趕上了風暴死了。
人生的路,誰也改變不了。
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經歷和感受。
所謂的命運,不過是一步步自己走出來的。
正如荀子那句:“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03
有人說,看了《人生之路》后,才懂得,讀書和不讀書原來差距那么大。
也有人說,看了《人生之路》后,才明白,面對困境,一個人的樂觀和豁達才是良藥。
而無論那種解讀,無非都是在告訴我們:
人生中事與愿違才是常態。
困住一個人的,不是貧窮和地位,而是認知和眼界。
要相信,上天自有安排,所有的失去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到你身邊。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