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社會救助,讓民生保障更有溫度
社會救助工作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惠民工程。近年來,江西省金溪縣琉璃鄉桂家村發揮“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民生保障工作職能,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體制機制,強化政策落實,確保困難群眾共享民生改革發展成果,筑牢兜底保障安全網。
“黨建+角色轉換”,拉近服務距離。琉璃鄉桂家村緊緊圍繞鄉黨政府的安排部署,以黨建為引領,按照“黨建+社會救助的”工作部署要求,把防返貧動態監測、走訪慰問、社會救助、落實民生保障等工作全面融入到各領域、各條戰線工作中。不斷強化民生干部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建立健全民生工作“主動發現”機制,持續完善“主動發現、主動告知、主動核實”服務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創新黨組織及黨員服務群眾的途徑和方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干部、駐村工作隊隊員,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微信工作群等多種形式,多渠道加強政策宣傳。強化全面排查,及時將突發嚴重困難戶、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等納入農牧區低保范圍。同時,將因病、因殘、缺乏勞動能力人員分類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堅決防止返貧致貧風險。
“黨建+示范”,打造榜樣引擎。桂家村定期對村兩委干部進行業務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錯誤。通過開展社會救助政策學習培訓、專題培訓座談等方式,對轄區內黨員、人大代表、村小組長等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不斷加強民生干部隊伍建設,提高業務素質,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為民服務能力,夯實社會救助工作基石,起到示范帶頭作用,推動琉璃鄉民生事業跨越式發展。
“黨建+社會監督”,亮出群眾評價。桂家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針對社會救助工作重點、焦點、難點問題,堅持長期公示制度,把救助對象、在冊人數、保障標準、辦理條件、程序要求、監督電話等內容,進行長期規范“晾曬”,公布桂家村監督電話,對民生項目來信來訪實行臺賬管理,為村民的來訪暢通投訴渠道,拓展民意監督的深度和廣度,為民生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黨建+社會監督”,保障精準救助。桂家村規范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做好村務政務公開工作,把救助對象、致貧原因、享受人數、保障標準,打造“陽光救助”,減少錯保、漏保、騙保現象發生。通過定期核實臺賬、查看救助公示、入戶走訪等方式,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每一件事都辦到心坎上。
桂家村支部書記曾維恭同志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探索創新“黨建+社會救助”新模式,聚焦特殊群體給予特別關愛,多舉措全方位扎實推進社會救助工。作為琉璃鄉的守護者、圓夢者和踐行者,桂家村支部用一直在路上的精神、真抓實干的勁頭、昂揚奮進的姿態,溫暖著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愛,更擦亮了金溪縣西北部這個地域溫情的名片。(琉璃鄉 侯丹丹)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