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你吃“桃子”的理由,這兩個就夠了……
“桃養人”到底可不可信?【 勸你吃“桃子”的理由,這兩個就夠了……】
桃子,自古就備受國人的推崇。從壽星手上捧著的大壽桃,到《西游記》里的蟠桃宴,桃子不僅象征著健康長壽,民間還有“桃養人”的說法。
從現代營養學角度看,桃子有兩個突出的優勢:它是一種“血糖友好型”水果,糖負荷較小;富含抗氧化物質,有助對抗人體慢性炎癥。
桃子靠兩個優勢“出圈”
在眾多水果中,桃子的健康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血糖很友好
桃子含糖量較低(10%左右),升糖指數(GI)只有28,而蘋果、葡萄、獼猴桃的GI值分別為36、43、52。
桃子的血糖負荷(GL)也不高。血糖負荷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攝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總量對血糖的影響,≤10為低血糖負荷食物。吃一個中等大小(200克)的桃子,血糖負荷在6左右。
所以,桃子是一種“血糖友好型”水果,很適合糖友食用。
◎富含抗氧化物質
與蘋果、葡萄相比,桃子具有更強的抗氧化能力,酚類化合物種類更加豐富。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從桃子中分離鑒定出了30多種酚類化合物,包括綠原酸、新綠原酸、兒茶素、表兒茶素、蘆丁、槲皮素等。
這些抗氧化物質,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呢?
1.有助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抵御衰老。
2.可以對抗慢性炎癥。慢性炎癥不僅是誘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慢病惡化的因子。也就是說,攝入足量的抗氧化物質,對防治慢病有一定好處。
桃子真的“養人”嗎?
一直以來,民間都有“桃養人”的說法。其實,除了上述兩個優勢外,單從營養素含量的角度看,桃子并不算突出。
比如,桃子維生素C含量不到10毫克/100克,跟蘋果、梨差不多,遠遠比不上鮮棗(243毫克/100克)、獼猴桃(62毫克/100克)等水果。
膳食纖維含量在1.5毫克/100克左右,在水果中算是中等水平。雖然也含有B族維生素和鎂、鉀、鐵等礦物質,但含量也不突出。
不過,相對很多水果而言,桃子適合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便秘等人群食用。
總體來說,桃子是一種普通的水果,大家不要把它神化了。
不同品種的桃子,哪個更營養?
眼下的水果攤,正被各種各樣的桃子包圍。硬的軟的、紅的黃的、圓的扁的……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哪種更有營養?
① 水蜜桃
水蜜桃絨毛多而短,熟透時柔軟多汁,將表皮去掉后,果肉多呈乳白色或粉紅色。
挑選技巧:看起來圓潤飽滿、桃尖明顯,聞起來香氣濃郁,摸起來手感微軟的水蜜桃更好吃。
② 硬肉桃
也叫脆桃,接近圓形,果皮紅艷,果肉底色白,散生玫瑰紅點。吃起來口感脆爽,但汁液較少。
挑選技巧:主要看色澤,整體青色褪去、色澤均勻即可。如果桃身尚有青色,可能口感偏澀。
③ 油桃
表面光滑,顏色鮮艷,常見的有深紅色和橙黃色兩種。油桃水分較少,極耐長途運輸和儲存。
挑選技巧:喜歡柔軟多汁的,就選微微發軟的;想要脆甜一些的,就選手感硬的。無論哪種,聞起來香味濃的更甜。
④ 黃桃
外觀金黃,絨毛少,皮薄肉厚。新鮮的黃桃口感偏酸,極不耐運輸,常被加工成罐頭和果干。
挑選技巧:好吃的黃桃形狀規整,顏色呈金黃色或橙黃色,黃里透紅多為口感極佳的標志。
⑤ 蟠桃
蟠桃外形獨特,肉細味濃,可分為紅毛蟠桃、黃毛蟠桃、紅油蟠桃、黃油蟠桃、奶油蟠桃等。
挑選技巧:中間凹兩邊扁、分量足、個頭適中的蟠桃口感好。太大的口感發干,小的則肉少。
⑥ 鷹嘴桃
因果頂酷似鷹嘴而得名,表面有茸毛,口感硬脆清甜,汁多飽滿。
挑選技巧:顏色同時呈現紅、白、青三種顏色的鷹嘴桃最好吃。紅色部分表示光照較好,青白部分說明甜度與水分相對充足。
這樣“吃桃”健康獲益大
吃桃子講究3個要點,可以最大限度地收獲健康好處。
適量吃
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適宜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換成桃子,相當于1~2個中等大小的量。
不用桃汁代替桃子
盡量吃完整的桃子,而不是桃汁、桃脯、桃干等水果制品。
挑新鮮的吃
不吃霉變的桃子,如果只是輕微壓傷、摔傷,一般無大礙,只需去掉碰傷部位即可。一旦桃子熟了,就要趁新鮮趕緊吃掉。
最后提醒大家,少數人會對桃子過敏。這部分人可以戴上手套,先把桃子皮去掉,或者在吃前用鹽水泡、用刷子清洗表皮,有助減少過敏的發生。
綜合生命時報報道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