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返鄉開旅社 喚醒一個村
若羌梵云驛站、若羌羌河客棧、遇見樓蘭青年旅舍……9月12日,走進新疆若羌縣鐵干里克鎮庫爾干村,一戶戶融入樓蘭文化元素的民宿不時映入眼簾。
若羌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鳳娟介紹,這些民宿、青旅都是近兩年才開的,帶頭的是返鄉創業的小伙子閆永樂。
黃色的墻面,紅色的大門,古老的馬車轱轆掛在門的兩側……這就是閆永樂的家,也是若羌縣第一家青年旅社。
29歲的閆永樂兩年前回到家鄉,將自家房屋院子進行改造,開辦了遇見樓蘭青年旅社。“若羌是背包客、騎行驢友進出南疆的樞紐,開旅社可以認識許多南來北往的朋友,也為驢友提供了方便。”喜歡戶外運動的閆永樂說。
閆永樂的旅舍裝修風格充滿懷舊感:老舊電視機、收音機、馬燈、當地婦女老舊的箱柜嫁妝等物件。墻面上,閆永樂創作的一幅幅簡潔而富有詩意的繪畫、文字,散發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沒選擇住城市的賓館,而是住鄉村的青旅,有回家的感覺。”四川游客陳女士說。
“這才是真正的土雞味道。”院子里,幾名年輕的驢友拼餐圍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來這里住宿的都是年輕人,一晚30元,用餐可以自助、拼餐。蔬菜、雞鴨鵝、牛羊都是閆永樂自己種、養的綠色食品。“旅社有35個床位,基本上都是通過網上預訂,高峰期都是滿員。”閆永樂說,每年收入10萬元不是問題。
來村里的游客,閆永樂會幫他們量身定制出行計劃。有時也會免費當導游,帶著游客游覽若羌美景,介紹當地人文歷史。
在閆永樂的幫助下,村里6戶村民家先后開起民宿。“種了一輩子地,沒有想到自己還當上了老板,這老房子如今成了香餑餑。”經營若羌梵云驛站民宿的村民楊翠花說,這一切得感謝小閆。
民宿如何打造,怎樣才能裝修出特色,閆永樂為村民出謀劃策。如今,一座座老房子改造的民宿讓曾經沉寂的庫爾干村熱鬧起來。經營民宿的村民一年最少也有五六萬元收入,周邊鄉鎮開始慕名而來學習觀摩。
隨著民宿的發展,若羌縣的紅棗等特產也跟隨眾多驢友的足跡銷往全國各地。
閆永樂曾在南疆支教兩年,他為當地孩子募集衣服、零食、玩具、課外讀物等。回到家鄉后,他繼續將愛心帶給家鄉的孩子們,捐贈愛心筆記本、愛心書包和衣服。
庫爾干村和大部分的村子一樣,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閑暇時間,閆永樂會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家中幫助打掃衛生,和他們說說話,給村里老人送面包、蛋糕、蔬菜,盡自己所能幫助有困難的村民。“這孩子很善良,也能干。”提起閆永樂,孤寡老人陳書田夸贊道。
夜晚的庫爾干村很安靜,“遇見樓蘭”四個大字在霓虹燈下不斷變幻著顏色。“這才是開始,我要通過民宿帶動村里的旅游業,和大家一起把旅游業做大、做精,讓庫爾干村更有活力,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閆永樂對未來充滿信心。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記者杜建輝
隨便看看:
- [分析]【尋覓西藏?格桑花開】長慶會盟:“和同為一家”
- [分析]高校畢業生注意了 這些就業政策與你相關
- [分析]焦點訪談丨理財投資、電商平臺……警惕這些傳銷新花樣
- [分析]蕎麥花開搖曳生姿 小雜糧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 [分析](第20屆東博會)中國―東盟加強物流合作 推動高水平共建陸海
- [分析]開學第一課|少兒閱讀與寫作――如何為孩子挑選適合的圖書?
- [分析](進博故事?“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特別報道)古絲綢之路重要樞
- [分析]這波快閃有點IN!相城區開啟“蘇州相城?智駕之城”網安先鋒行
- [分析]【世界看亞運】伊拉克代表團:中國舉辦的每屆賽事都能帶來驚喜
- [分析]中新天津生態城“生態+智慧”發力數字經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