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規劃環灣區發揮聚合效應 打造全球共生城市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備受各方關注的儋州環新英灣區域(以下簡稱環灣區)規劃進展如何?近日,由央媒和省媒等主流媒體組成的儋州洋浦采風團走進儋州,采訪儋洋一體化發展成效及環灣區規劃建設情況。
作為儋洋經濟圈的核心區,未來的環灣區將是什么樣子的?如何實現“1+1>2”的聚合效應?
環灣區給出的答案是:打造全球共生城市,創建中國最高開放標準的城市模式,爭創國際國內各類人才、經濟、社會、生態資源要素匯集、相互展示、自由流動、創新整合、共生一體的當代城市典范。
航拍新英灣。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發展規劃:生態優先 國際一流
2021年12月底,在省委、省政府作出推進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部署后,我省對于環灣區的國土空間規劃也悄然展開。
去年11月14日,由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牽頭組織編制了《環新英灣地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環灣區規劃》)通過了省國土空間委員會的審議,并向社會公示。
此次環灣區規劃分為全域和中心城區兩個空間。其中全域范圍包括洋浦經濟開發區和儋州市白馬井、峨蔓、木棠、新州、中和、王五、排浦等7個鎮,總面積約2582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77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81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包括白馬井新城及洋浦的城市建成區及規劃擴展區域,總面積約211公里。
從近日儋州市委推進環新英灣港產城一體化開發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環灣辦)向媒體提供的《環灣區規劃》內容可知,在環灣區規劃當中,生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外觀上看,新英灣是位于洋浦半島的一個半封閉的內灣,儋州境內的春江、徐浦河和北門江三大河流注入其中,灣內生長有大面積的紅樹林。另外,除了北門江、春江外,其周邊還擁有峨蔓至后水灣、白馬井至排浦兩條濕地水系,整個灣區具有天然良好的生態環境。
“環灣區規劃主要是基于EOD發展理念,將生態環境優化治理同環灣區開發建設有機融合,構建‘兩環多園’的藍綠空間格局和指狀延伸的綠道網絡?!杯h灣辦高級規劃師康盈說,“使環灣區的藍綠比例達到70%,達到國際一流宜居城市的標準。”
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
專家認為,EOD模式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環保投融資,推進生態產業價值實現,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探索。
脫胎于EOD模式的《環灣區規劃》,力爭讓環灣區實現“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愿景。
發展格局:一城三園四組團
省委、省政府明確,環灣區的發展定位為:國家高水平開放的先行示范區、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海南高質量發展第三極(區域中心城市)、海南臨港經濟引領區。
2023年儋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環灣區打造成自貿港“港產城科”融合發展先行區示范區。
圍繞上述發展定位和戰略目標,《環灣區規劃》提出構建“一城、三園、四組團”的城鎮發展格局,推進環灣區資源要素協同配置,打造一座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自貿港產業新城。
一城:白馬井新城;三園:洋浦產業園區(臨港經濟引領區)、木棠產業園區(臨海經濟拓展區)、王五產業園區(三產融合示范區);四組團:?;◢u旅游度假組團、中和新州文旅組團、洋浦東部生活組團、峨蔓海岸休閑組團。
而在環灣區城鎮建設格局上,以“北產南居、產業服務雙軸驅動”引領環灣區一體化發展,推進南北兩岸整體有序分工、產城融合,打造功能復合、多元共生的灣區城市。
北產(北岸):由洋浦至木棠形成以港航物流、石化新材料、先進制造產業為主導,航運服務、生產研發、企業孵化為一體的綜合生產型灣區。
南居(南岸):由海花島、白馬井新城至新州、中和等地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集旅游、文娛、商貿、科教、生活服務、熱帶農業為一體的濱海連綿15里的花園城區。
在產業職能上,形成航運雙中心(航運物流保障中心與流通中心)、資本雙基地(外資引進基地與對外投資基地)、產業雙聚集地(高端制造業聚集地與相關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地)和創新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創新試驗區)。
在上述“三雙一創”的產業職能帶動下,未來環灣區打造“361”產業集群——港航物流、石化新材料、商貿服務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先進制造、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經濟、高端健康食品加工等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1個科教產業集群。
發展目標:全球共生 中國典范
《環灣區規劃》提出,以“全球共生城市”理念為規劃引領,結合全球城市與共生城市的特征,構建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下的中國最高標準開放的城市范式,打造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標桿。
一方面以自貿港政策整合國內與國際要素資源,實現“1+1>2”的愿景,構建國際國內各類人才、技術、產業、資本資源要素匯集、相互展示、自由流動、創新協同的外向開放型城市;另一方面以環灣區的自然環境要素與港、產、城、科的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協調共生,形成有機融合的美麗灣區與美麗城市。
在近期規劃中,白馬井新城是整個環灣區最重要的“城市”功能所在地,也是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區之一,能夠體現環灣區“港產城科一體化”的復合型城市。
為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白馬井新城,2022年下半年,儋州市從多家國內國際高水準設計單位中遴選出3家聯合體作為白馬井新城規劃建設的設計單位。
今年1月28日,3家聯合體設計單位匯報各自對白馬井的發展建議和規劃設計思路。
方案一:“漫蔓海創城·新英會客廳”。強調空間資源的高效利用,以人的尺度和需求來營城?!奥?,浪漫的城市氣質與生活氛圍;“蔓”,韌性的城市活力與開拓精神,倡導既能銳意進取、又懂得放慢腳步、享受人生,勞逸結合的新生活方式,打造成國際精英集聚的會客廳。
方案二:“海絲薈客廳·共生韌境灣”。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目標,在城市功能結構上打造“一帶四軸、雙心六組團”,讓白馬井新城與?;◢u融合發展,形成以國際消費服務、文化貿易和綜合金融服務為主導的產業片區。
方案三:“南海家園·共生未來”。建設高服務契合、高產業契合、高功能契合的服務國際、海南、儋洋的世界級濱水功能區,將白馬井新城打造成為我國“一帶一路”面向東盟的“大客廳”,海南高質量發展第三極的“服務核”,未來生態共生城市的“新典范”。
目前白馬井新城的規劃設計正在加快推進。未來,一座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代表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和展示中國風范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將在西海岸崛起。
(海南日報洋浦3月22日電)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