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 推動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
——第三屆社保管理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網3月24日訊(記者李智)3月23日,第三屆社保管理論壇在京舉行,主題為“以人民為中心 推動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本屆論壇由地方實踐、未來探索、國外實踐三個部分組成。

論壇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執行院長蔡禮強主持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王新清代表主辦方致辭。社會保險標準化副主任委員、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原主任唐霽松作題為“推動數字化轉型,構建科學的社保基金風險管控體系”的致辭。
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總結回顧了中國建立的世界最大規模社會保障體系,系統梳理了當前社會保障數字化轉型面臨的重大挑戰,提出要進一步明確社會保障數字化治理整體戰略。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保經辦服務體系及其數字化轉型取得的成就進行了總結,對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瓶頸進行了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人社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譚中和指出,社保經辦的信息化不等同于數字化,要堅持“從數據中來,到經辦中去”。
聯合國大學政策驅動電子治理中心學術研究員莫滕?邁耶霍夫(Morten Meyerhoff Nielsen)以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與法國為例,從政府治理、法律監管、服務提供、數據交換、技能與能力培訓五個層面分析了以人為本的社會保障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與模式,并在各國比較分析的基礎上總結了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政府治理結構、可衡量的戰略愿景、明確的行動方案及重點實施項目。
國際社會保障協會創新官員費士勇(Luis Frota)以《社會保障數字化轉型的國際經驗和良好實踐》為題,從案例出發,介紹了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和德國等國家的社會保障數字化有益探索,比如以人為中心,服務響應的核心是公民、用戶或成員的需求。因而需要圍繞個人需求和體驗重新定義社會保障的使命和業務,聚焦需求而非技術應用。
當天,山東工商學院東亞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傅志明、天津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宮強、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社會保障系主任、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湖南省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副主任、二級巡視員孔祥國、河南省社會保險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李然、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郭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保系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房連泉等部分省份社保經辦機構代表、社會保障領域學者專家、國際社會保障專家、數字化服務企業代表受邀參會,圍繞相關主題積極建言。
社保管理論壇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創辦的、專門研究社會保障經辦的交流平臺。此次論壇由中國社科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主辦,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障實驗室(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惠社會保障發展中心協辦。
責編:蔣新宇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