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一季度銷量大增 總市場份額提升至9.20%
羊城晚報記者 潘亮 實習生 余意
近日,華為發布今年一季度“成績單”:今年第一季度華為共實現銷售收入1321億元,同比增長0.80%,凈利潤率為2.30%,達到近五年最低水平。據此計算,華為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約在30.38億元,同比下降46.10%。
繼續加大研發投入
對于該成績,華為稱整體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公司繼續在研發上加大投入,以保持面向未來的持續創新能力,為客戶、伙伴、社會創造價值,實現有質量的發展。
華為凈利潤水平大幅下降,或與不斷加強基礎軟硬件上的研發投入有關。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透露,制裁背景下,華為在硬件、軟件和芯片開發的三條研發生產線上,已經完成了78款軟件工具替代,包括在芯片領域完成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化,以及實現ERP軟件自研。
這也導致華為在2022年的凈利潤水平觸及歷史低點。2022年,華為營收同比增速不到1%,凈利潤下滑68.70%至歷史低點,經營活動現金流也下滑逾70%。但與此同時,華為研發費用總額為1615億元,研發費用率25.10%,處于歷史高位。此外,華為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9773億元。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在當時解讀稱,凈利潤大幅下滑有兩項主要原因:第一,終端營收大幅下滑導致的經營利潤不佳;第二,為保制裁下的業務連續性,華為進行了高強度研發投入。
手機市場份額提升
相對于業績,很多消費者可能更關注華為手機。
一季度數據顯示,華為智能手機銷量相比2022年同期實現了高達41%的增長,總市場份額也提升至9.20%。單從增長速度上來說,華為是國內主要手機廠商中的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斷供三年后,華為終于宣布已實現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發,并完成對舊ERP系統的替換。在日前舉行的“英雄強渡大渡河”MetaERP表彰會上,任正非宣布華為正式突破ERP系統封鎖,感謝了合作伙伴,并稱“今天的成功與你們分不開,未來的發展更與你們相關”。
2019年5月,美國正式將華為加入實體清單,不僅只是在硬件上封殺華為海思麒麟芯片,也在軟件領域進行瘋狂封殺,其中就包括ERP企業管理系統,隨后ERP供應商在幾天內通知對華為斷供停服。
作為華為企業經營最核心的系統,ERP支撐了華為20多年的快速發展,支撐了每年數千億產值的業務,支撐了全球170多個國家業務高效經營。一旦斷供停服,相當于自身運行的神經系統出了問題,公司基本業務運轉面臨癱瘓風險,這也就是華為為什么要實現對ERP自主可控的原因之一。
據華為介紹,截至目前,MetaERP已經覆蓋了華為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實現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
“2023年是華為生存與發展的關鍵之年。嚴峻的外部環境和非市場因素繼續影響著公司經營,我們會繼續在暴風雨中奔跑。”時任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直言,2023年還是極具挑戰,面臨不確定性和非市場因素越來越多。
徐直軍提到,2023年及未來幾年,華為有五大戰略關鍵方向:開創增長機會、提升發展韌性、構筑差異化優勢、以質取勝,以及確保高質量的業務連續性和產品競爭力。
目前來看,為實現更全面、深入的軟硬件替代,保證業務連續性,華為在研發上的高強度投入仍將持續。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