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學子三下鄉:尋訪基層鄉醫,聚力鄉村振興
為深刻貫徹落實關于國家大學生社會實踐方針政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就近就便、深入基層一線。7月8日至10日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藥學與生物醫學工程系“醫藥鄉行”志愿服務隊前往淮南市炎劉鎮開展“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拜訪基層鄉醫、義診百姓、感受鄉村振興的艱苦歷程等多彩的活動形式唱響“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主旋律,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鼓舞廣大青年學子投身鄉村振興的實踐活動中。
圖為志愿者出發前合照
7月8日,“醫藥鄉行”志愿服務隊來到淮南市炎劉鎮洪崗敬老院開展健康義診活動。實踐隊員們耐心地詢問病史、進行血壓測量。而后根據村民們的實際情況結合所學知識,隊員們詳細回答了村民們提出的健康問題,并就藥物的相關知識和疾病的預防等方面給予專業解答。同時,實踐隊員對當地老人進行基礎病調研,采訪問題從老人的真實感受立足,就日常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出發,進一步得到老人目前患有的基礎病。采訪過后,實踐隊員為老人發放禮品并表達由衷的感謝。活動期間,實踐隊員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拖地、擦桌子,實踐隊員們用心用情用行動關愛老人,贏得了老人的一致贊同。隊員們熱情似火的志愿精神為平日安靜的院子增添了許多歡樂和溫情。實踐團充分發揮了藥學專業的優勢,不僅增強了實踐隊員的責任感、使命感,更有效引導了青年進一步提高融入社會的素質能力,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圖為志愿者為老人測量血壓
“沈醫生的醫術很高明,這么多年生病都來衛生室找他看”,一位患者在接受采訪時如實說,其背后是當地百姓對沈醫生的信賴和對其醫術的認可。沈醫生堅守在炎劉衛生室已有30余年,他所在的衛生室分為許多小房間:藥房、健康信息管理室、計劃生育服務室、全科醫療科、輸液室、治療室、處置室、預防保健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實踐隊員在采訪沈醫生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他“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的高尚、仁愛的醫德。實踐隊員在敬佩沈醫生三十年如一日堅守基層的同時,也立志以沈醫生為榜樣,成為擁有高尚、仁愛醫德的、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奮斗終生的醫務工作者。
圖為沈醫生為患者診脈
為響應新時代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教育引領青年將課堂知識與鄉村實踐緊密結合,推動勞動教育走深走實。7月9日,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醫藥鄉行”志愿服務隊赴淮南市炎劉鎮苗木示范基地參觀調研。實踐隊員們通過現場觀摩、聆聽講解等多種形式,全面認識苗木基地的建設歷程、運作模式和經營理念,認真參觀苗木基地的種植區、展示區等區域,親眼目睹各種苗木花卉的生長狀態,詳細了解各種苗木花卉的生長習性、栽培方式以及培育模式過程。炎劉苗木示范基地不僅是傳統的務農,而是包含了科技創新、市場營銷和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性產業。青年學生應將鄉村振興與自身專業緊密結合,探索農村振興的實踐和科技推廣新出路,攜手農民伙伴共同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圖為志愿者閱讀《森林撫育項目》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牢記初心是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基石。7月10日,實踐隊員們抵達淮南市劉炎鎮小蘭草紅色基地,基地工作人員對實踐隊員們表示熱烈歡迎。工作人員為實踐隊員們講述了淮南市壽縣青年曹蘊真、徐夢周、魯平階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旋即返回家鄉開展革命活動,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故事。一件件史實、一個個故事、一張張圖片,讓大家再次重溫了那段光輝的歷史,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使實踐隊員在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征途中不忘初心,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不辱使命,繼續前行。
圖為實踐隊開展總結會議
少有擔當多壯志,青春聚力正當時。“三下鄉”社會實踐已落下帷幕,但積極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卻將永遠延續。在本次實踐中,隊員們深切地體會到鄉村振興需要年輕一代的力量,青年一代的朝氣、才氣、正氣已然匯聚成吹拂廣袤鄉村大地的浩瀚新風,他們堅定信念,將積極投身于祖國需要的地方,不負韶華、不負國家,助力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李子健)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