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信新起點”一棒接著一棒跑
“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實事求是、怎么去聯系群眾,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說得很好。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這封情真意切的信是寫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的,也是寫給全國千千萬萬青年的。在建設現代農業強國的新征程中,我們已經到達了一個“新起點”,廣大青年干部要勇于奔赴基層的沃土,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接續奮斗,從“新起點”一棒接著一棒跑。
接過初心“接力棒”,跑出新起點的“理論”加速度。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宗旨信仰、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貫穿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進程中,成為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推動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廣大青年干部要始終堅持以黨的理論為指引,時刻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確保鄉村振興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要構建起上下貫通、執行有力、一抓到底的鄉村振興工作格局,促進農村基層黨建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融合。
接過奮斗“接力棒”,跑出新起點的“干事”加速度。“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對于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青年干部來說,有知識有文化但閱歷尚淺能力不足,而鄉村是助力廣大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的沃土。我們更應該主動到基層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爭做“先鋒”、敢做“闖將”,敢啃“硬骨頭”,敢坐“冷板凳”,以“想干事”的精氣神去“干成事”。勤走田間地頭學習掌握“三農”知識,努力在“泥土氣”中褪去“書生氣”。多深入群眾走訪交流,真正用腳步丈量土地、了解村民急難愁盼。將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將黨的好政策用傳遞到千家萬戶,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接過為民“接力棒”,跑出新起點的“親民”加速度。“群眾是最好的老師”。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要走好群眾路線。要知道,實踐所獲知的經驗是最直觀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經驗是最豐富的。廣大青年干部要把解決好群眾所需、所盼作為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與群眾同向而行,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要堅持發展依靠群眾,無論是產業發展還是鄉風塑造,都需要廣大群眾的參與,積極組織發動群眾,只有把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聚起來,才能披荊斬棘干成事。要堅持發展惠及群眾,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僅把蛋糕做大,還要想方設法把蛋糕分好,切實讓鄉村振興紅利惠及到群眾,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基層是歷練青年干部的大課堂、大熔爐,但更是大賽場、大舞臺。作為基層人,應珍惜平臺、不負韶華,針對性填補鄉村振興知識空白,補足群眾工作能力弱項,提升推進產業發展能力水平,以“辦成”理念將為民好事辦好、為民實事辦實,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展現更大作為。(許鳳珠)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