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惠民保”實現五大保障升級
近日,深圳正式推出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深圳惠民保”,代替原來的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保障幅度、保障內容大幅提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那么“深圳惠民保”在保障責任方面具體做了哪些提升?又將如何“惠民”?
據深圳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整體而言,相較原重疾險,“深圳惠民保”,一是拓展了醫保目錄內保障內容;二是升級了住院自費保障,使得高額自費藥品及檢驗檢查的支付壓力進一步減輕;三是提高門診合規自費藥的保障,并將部分原重疾險待遇進行有效平移,原有待遇不降低;四是新增罕見病保障待遇;五是納入“港澳藥械通”特色保障,在市區內參保群眾就可以享受相應的保障。
在醫保目錄內的保障方面,相較于原重疾險僅提供住院自付費用保障,“深圳惠民保”待遇一納入了住院、門診特定病種,包含單行支付的國談藥品費用以及在符合規定的本市雙通道藥店發生的上述醫療費用,賠付比例也從70%提高到80%。
同時,“深圳惠民保”突破醫保目錄限制,實現住院自費合規藥品和檢驗檢查費用、門診自費合規藥品費用同步納入保障責任。具體而言,“深圳惠民保”待遇二把住院自費的主要部分,包括藥品、檢驗檢查費用納入,起付線1.6萬元,報銷70%,年支付限額120萬元;待遇三將只要是在定點醫療機構使用的自費合規藥品納入保障,4萬元以上部分,支付50%,限額是50萬元。
原重疾險提供的17種特藥保障已逐步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由醫保基金按規定支付;但還有兩種特藥即注射用鹽酸伊達比星及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則進入“深圳惠民保”待遇三,繼續按照原重疾險“不設免賠額,報銷比例70%,年度支付限額15萬元”進行保障,確保待遇不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惠民保”納入了罕見病高價自費特效藥和“港澳藥械通”特色保障。據介紹,目前,罕見病費用問題較為突出的是在于醫保目錄外的自費藥品的保障。部分罕見病自費費用高昂,有些年費用甚至可以達到百萬以上。患者及其家庭面臨著基本醫保沒法報銷,普通的商業保險無法參保理賠等難題。基于此,“深圳惠民保”在罕見病的保障方面,納入了6種罕見病、7個自費藥,報銷比例與連續參加原重疾險或者“深圳惠民保”的年限掛鉤,最高支付70%,年支付限額50萬元,可以有效緩解本市罕見病患者用藥負擔。
“港澳藥械通”保障則屬于粵港澳大灣區特色。“深圳惠民保”將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進,將“港澳藥械通”部分藥械納入保障范圍,包括注射用維泊妥組單抗、厄達替尼片、磁力可控延長鈦棒,個人負擔費用年度累計4萬元以上部分,支付50%,年支付限額50萬元。參保群眾在市內指定醫院即可使用目前境內未上市的港澳藥械,并且獲得一定保障。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