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激蕩在巴林右旗
微風拂過旖旎的巴林湖面,罕山在清晨的呢喃中醒來,氈房飄蕩的裊裊炊煙和悠揚的牧歌,舞動著巴林右旗草原動人的時節。
巴林右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北部,地處西拉沐淪河北岸,大興安嶺南段山地。農牧業資源和水資源富集,是赤北及蒙東地區重要的交通、電力樞紐。巴林右旗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底蘊厚重,冠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旗”“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格斯爾文化之鄉”“中國好來寶之鄉”等美譽。
和諧發展 繪藍圖盛卷
巴林右旗是赤峰市北部的中心城鎮,也是蒙東地區重要的節點城鎮,縱貫內蒙古東西的省際公路,自城南蜿蜒而過,為其產業發展在先天的區位優勢上,又增添了發展活力。創造“新機遇”、搭建“新平臺”、培育“新產業”、提供“新服務”,巴林右旗在謀求發展上下足了功夫,為旗富民興構建了新的格局。
當前,巴林右旗通用機場即將投入運營,集通、巴新、赤大白三條鐵路在這里交匯,集通鐵路即將全面邁向電氣化時代,G5511高速公路即將全線貫通,打通了巴林右旗聯結京津冀和東北地區的高速網絡,為巴林右旗投資興業帶來了嶄新的機遇。
投資2.57億元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工程即將完工投入使用,園區整體達到了“九通一平”標準。同時,正積極推進增量配電網試點建設,建成后,園區電價將比原來降低30%以上,為高耗能產業轉移提供低成本。大板商貿物流園區蒙東冷鏈物流集配中心“京東云倉”將建成投用,商貿物流業發展前景廣闊。
切實落實“五大任務”,做大產業體系,搭建了鉛、鋅及貴金屬產業鏈、新能源及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鏈、循環經濟產業鏈、肉牛肉羊等畜產品產業鏈、蔬菜糧食等種植產業鏈、中蒙藥材種植及深加工產業鏈、林草產業鏈、信息技術產業鏈、鄉村建設行動招商專班、商貿物流招商專班、“史前文化研學游”和“遼文化體驗游”招商專班、“草原風光觀光游”和“大漠風光極限運動游”招商專班12個產業鏈班。重新謀劃了招商項目庫,新能源全產業鏈開發和礦業經濟前景廣闊。
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將圍繞加快項目落地建設投產,制定一批更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措施,以用心用情的周到服務和說到做到、事不過夜的執行力,全心全意當好企業的“店小二”,真正讓企業投資放心、發展安心、經營舒心。
多元聯動 強特色產經
在九十年代初期,巴林雞血石火遍了全國,為巴林右旗贏得了享譽國內外的特色名片,北疆一隅的小鎮一時裝滿了千萬里奔赴而來的熱情。至2003年,巴林石文化節已舉辦了十九屆,慕名而來的收藏愛好者依然不減當年。
“十里不同景,處處有洞天。”巴林右旗草原地貌豐富多樣,行在其間,時而是靈韻動人湖光山色,時而是大漠迢迢的空靈,時而是碧草連天的靜謐,讓人目不暇接。翁根毛都沙漠景區,是巴林右旗草原景色的一個縮影,今年在這里舉辦的第四屆美食文化節上,傳統手工藝的民族特色美食,生動的向游人展示了游牧文明的生活場景。瓜果飄香、肉香濃濃、歌舞飛揚,給了游人由行進式到沉浸式別開生面的體驗。
讓特色的產品走出去,讓農牧民的錢包鼓起來,巴林右旗電商運營中心打造了電商共享直播間,通過專業的培訓,一大批網紅線上線下一起忙,日直播收入達到了萬余元,也為巴林右旗結振興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注入了新鮮動力。
民族團結 同筑幸福夢
巴林右旗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牧民人口約占50%左右。至今在人們的生產生活方面中,依然具有鮮明的游牧特色。以往獲得信息的方式都是依靠口口相傳,想要精準的傳達信息,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巴林右旗是中國格斯爾文化之鄉,被譽為“東方的荷馬史詩”的《格薩(斯)爾》,與《瑪納斯》《江格爾》并列為中國三大史詩,是世界上演唱篇幅最長、最有影響力的史詩作品之一。它就是以一種說唱的方式,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沉淀了歷史的厚重,草原上的英雄故事得以廣泛流傳。
牧民們表達喜悅的方式就是舉辦那達慕大會,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顯映著牧民們游牧時光里浪漫幸福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今年的第二十四屆那達慕大會上,赤峰市烏蘭牧騎進行了首屆藝術展演,十二個旗縣區的烏蘭牧騎為牧民們送上了一場文化盛宴。這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相約草原遇見那達慕”8個主題文旅活動之一。
日出日落的美麗時光,穿過了渾圓的套馬桿。潔白的氈房、蜿蜒的小河、散落的牛羊是草原的講情畫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籽籽同心。正如那飛馳而去的駿馬,帶著人們最美好的向往,奔騰遠方。(云河、胡斯楞)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