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環境贏得好口碑
風起閩東南,潮涌廈門港。2015年,在廈門島西側,經濟特區發祥地不遠處,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以下簡稱“廈門自貿片區”)掛牌成立,成為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自掛牌以來,廈門自貿片區始終貫徹“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大膽試、大膽闖,主動對標國際先進、爭先進位,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致力推動經濟發展,打造自貿試驗區建設“廈門樣板”。
先后推出創新舉措553項,全國首創126項;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5個典型案例成為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占全國8%;國務院6批143項改革試點經驗中,廈門經驗占21%,推廣落實率達到98.6%;福建省9批193項自貿試驗區創新成果中,廈門經驗占64.2%,推廣落實率達到95.8%……8年來,廈門自貿片區積極作為,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了貢獻。
“現在動動手指頭,證書就能寄送到公司,真是太方便了!”廈門嘉晟供應鏈有限公司申報員王美卿對廈門自貿片區這幾年的改革成果贊不絕口,尤其是“出口原產地證服務”系統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便利。
該系統是廈門自貿委與廈門海關聯合打造的廈門數字口岸平臺最新上線的功能之一,具備原產地企業備案及信息變更、證書申請、狀態查詢等12個具體功能,可“一站式”解決與原產地業務相關問題。不僅如此,該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證書EMS自助寄遞,實現一鍵下單、即時辦理、掌上快辦、全程可溯的閉環管理,真正讓企業“少跑路”。
建設廈門數字口岸平臺是廈門自貿片區落實《加快促進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數字化發展的意見》的具體舉措,該平臺以打造“數字口岸”“數字自貿”“更有效率海關”為出發點,全面整合廈門口岸信息化項目和數據資源,優化了營商環境,提升了貿易便利化水平。該平臺以“數字生態+順勢監管”為主要特征,從服務企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提升執法效能、強化口岸協同等多維度進行規劃設計,以海關和企業業務需求為主,建設數字駕駛艙和協同合作子平臺、輔助監管子平臺、對外服務子平臺等“一艙三平臺”及配套硬件資源,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環境,助力數字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廈門自貿片區不斷驅動工作規則標準化、推動管理智慧化、響應企業需求多樣化,提升服務效率,優化廈門口岸營商環境。在全國率先建設“廈門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實現全港物流信息無縫聯接、便捷共享、動態跟蹤和無紙化交接,碼頭閘口通過時間壓縮三分之二;全面推廣集裝箱貨物提貨單及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業務;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項目落地遠海碼頭,實現“5G+北斗+無人集卡智慧港口2.0”商業化運營;優化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上線航空電子貨運平臺,在全國率先開展空運出口“一單多報”和“安檢驗訖放行電子化”,實現全鏈條可視化數字服務。
8年來,廈門自貿片區緊緊圍繞大局、時時聚焦大局、處處服務大局,建立自貿試驗區與自主創新示范區工作協同機制,推動創新制度、創新資源、創新成果在廈門自貿片區與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互融互通;建立與廈門6個行政區和廈門火炬高新區的聯動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形成發展合力;與廣東南沙自貿片區、云南昆明自貿片區、福建龍巖高新區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整合用好各方資源稟賦優勢,形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自貿片區在全國自貿片區率先立法實施《廈門經濟特區促進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規定》,創造性寫入改革試點政策、寬容改革失誤機制等,確保改革試點有法可依、制度創新于法有據、項目落地有章可循。同時,以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建設為重點,多層次強化法治保障。
隆安律師事務所是我國最早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之一,至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2022年7月,北京隆安(廈門)律師事務所正式成立,并入駐廈門海上世界。“選擇入駐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是因為這里濃厚的法治氛圍深深吸引了我。隆安在全國多個城市設有辦公機構,并與多家外國律師事務所建立了廣泛的跨國合作關系,可以為廈門企業‘走出去’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北京隆安(廈門)律師事務所執委會主任戴明忠說。
此外,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廈門自貿片區主動擔負先行先試的歷史使命,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廈門樣板”――設立大陸首個以兩岸金融為主題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臺資板”;首創臺灣地區輸入大陸食品、化妝品等商品“源頭管理、口岸驗放”管理模式;建設我國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絲路海運”平臺;開通首條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的鐵路航線,中歐(廈門)班列已穩定開行中歐、中亞、中俄3條國際貨運干線,通達12個國家和34個城市,形成跨越海峽、橫貫歐亞、“海絲”與“陸絲”無縫銜接的國際物流通道。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