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元的鉆戒和16.8元的道具戒指,你怎么選?
本報記者 吳恩慧
“520”馬上到了,沒想到一枚鉆戒,引發兩位95后女生的一場爭吵。
日前,杭州一家奢侈品回收店老板向記者透露,最近1萬元回收了一枚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的鉆戒,賣者小姐姐是因為手指變粗,戴不下了,“沒想到,我店里兩個95后女員工為這件事吵翻了。”99年的女生堅決認為,買鉆戒就是交智商稅,她以后結婚絕不花這個冤枉錢。而另一位96年的女生認為定情信物怎么能和錢劃等號,鉆戒有鉆戒的意義和儀式感,結婚必須要有鉆戒。
店老板問道:“她們冷戰兩天了,你們支持誰?”
預算15萬買一只鉆戒
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這個凈度夠不夠?能不能刻名字?大小能改嗎?改的話520當天會不會來不及?”前天傍晚,杭州濱江85后王先生為了給妻子驚喜,一個人來到商場認真挑選鉆戒。
10年前的5月20日,王先生和妻子登記領證,十周年之后,兒女雙全,事業有成,王先生想給妻子補一個鉆戒,預算是15萬元,銷售推薦了兩款1克拉左右的經典六爪鉆戒。一款1.25克拉,G色的,售價17萬2千,另一款1.22克拉、H色,售價14萬4千元。
王先生覺得還不錯,不過他打算去另一家一線珠寶品牌再比較一下。臨走時,記者與王先生閑聊,請教他怎么看待買鉆戒值不值的問題。“這是家當,是一種感情上的意義,不是什么東西都是用錢可以衡量值不值的。”王先生說,“鉆戒戴上去之后,你就不要想著去賣,沒有貶值這個說法。”
買鉆戒就是交智商稅
婚禮上用的是16.8元買的道具戒指
杭州余杭區的95后姑娘花花,5月13日大婚,誰都沒想到儀式上她的戒指是假的。
“這是一個星期前我在網上花16.8元買的一對道具戒指,只要我不說,誰知道?”花花笑著向記者展示了這對戒指,乍一看還真的看不出什么不一樣,“鉆石”在光照之下還能折射出藍色的熒光。
花花和另一半的自身條件都還不錯,家庭經濟實力也不差,但在花花看來,買鉆戒就是交智商稅,“我是學金融的,知道它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錢,都是人為營銷出來的。”
“以前有些新人怕婚禮當天忙亂中弄丟戒指,所以用道具戒指,但現在有部分年輕人,結婚是真的不買鉆戒。”給花花辦婚慶的老板也告訴記者,從事婚慶10多年,他這兩年陸續碰到過好幾對這樣的新人了,“他們覺得買鉆戒是浪費,說沒必要買。”
買鉆戒不如買黃金?
A股多家珠寶企業鉆戒銷量下滑
不過,無論你是啥觀點,國內珠寶品牌鉆戒銷量下滑已是不爭事實。
“如果能重來,我就讓老公把這3萬元的鉆戒買成黃金飾品。”杭州85后女生小林覺得買鉆戒是浪費錢,“洗手很不方便,后來手指變粗沒法戴了,跟老公商量去賣了,但回收價很低,去年問過說最多2000元。”
杭州某珠寶連鎖品牌店店長趙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店鋪銷量7成是鉆戒之類的鑲嵌珠寶,黃金是配角,現在反過來了,黃金銷量占了7成。”
A股珠寶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印證了鉆石鑲嵌類產品收入下滑趨勢:
國內專賣鉆戒的迪阿股份2022年鉆戒銷量乏力,營收同比減少20.36%,凈利潤同比減少43.98%,今年一季度業績進一步下滑;知名珠寶品牌周大生的2022年報顯示,鑲嵌類珠寶產品營收同比下降41.69%;杭州本土品牌曼卡龍年報顯示同樣是黃金飾品好賣,鉆戒下滑。
“想想當年大家買鉆戒的熱情,現在恐怕是回不去了。”趙店長感嘆。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