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國際“金融助力探索存量資產盤活之路”研討會舉行
5月18日,由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和大公低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物善其用,挖潛增效――金融助力探索存量資產盤活之路”研討會在安徽合肥舉行。研討會圍繞“如何通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REITs示范引領等方式激發企業活力,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等問題進行探討。
圖為大公國際“金融助力探索存量資產盤活之路”研討會現場
大公國際黨委委員、副總裁、大公低碳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秦牛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隨著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資產盤活意義凸顯,各級政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存量資產的盤活,既需要企業個體的發力,也需要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在內的各方主體的全面參與和專業運作,進而實現收益共享。金融機構在助力存量資產盤活之路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盤活項目投融資、REITs 發行、資產證券化等過程中提供金融服務,既是資金融出方或金融服務提供方,還可充當融資渠道、產品結構設計人、投資人等角色。信用評級機構也是其中的一環,大公國際一直致力于幫助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提高資本市場融資效率,同時堅持為投資者揭示風險,使優質債券和融資主體獲得廣泛認可,持之以恒提供專業化服務與支持。
大公國際投資者服務總監、大公低碳副總經理錢曉玉圍繞“基礎設施類資產證券化助力盤活資產”主題,從盤活資產背景、資產證券化的應用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典型案例進行分享。她認為,聚焦盤活存量資產重點方向,優化完善盤活方式,可以靈活盤活不同類型存量資產。一是發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REITs項目發行上市;二是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鼓勵具備長期穩定經營性收益的存量項目采用PPP模式盤活存量資產;三是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將企業缺乏流動性的資產或收益權提前變現,開辟新的融資渠道。
在專題演講環節,大公國際結構融資部總經理尤祺對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市場及應用進行了分析及解讀;民生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資產證券化中心高級經理陳娜和民生加銀資管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趙展分享了銀行助力盤活平臺存量資產的路徑與經驗;國新證券市場研究部資深研究員郝大明對當前資本市場流動性進行分析與展望。
此次研討會得到了中國民生銀行合肥分行及民生加銀資管的大力支持,來自安徽省企業界、金融機構代表共計150余人參加會議。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