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內 正文

從河南出發(fā) 探尋中華文明之源

作者:admin 時間:2023-05-23 10:48 點擊:
導讀:

  本報記者 郭歌

  到二里頭遺址尋找“最早的中國”,到中國文字博物館探究文字的起源,到賈湖遺址博物館“聆聽”9000年前的笛聲,到殷墟商王陵遺址看大邑商格局“真容漸露”……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自5000多年前中華文明在河南初露曙光,歷經夏、商、東周、東漢、魏晉、隋唐至北宋達到鼎盛,河南成為支撐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文化坐標。

  5月12日至19日,由中央駐豫和省市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明探源集中采訪團,走進考古工地、博物館探尋歷史遺跡,見證中原地區(qū)強大的文化基因,切實感受河南在中華文明探源中的責任和擔當。

  沿著考古足跡

  追尋文明脈絡

  “華夏彩陶到了仰韶時代的廟底溝文化時期發(fā)展到了頂峰,成為史前華夏文明進程中的里程碑,廟底溝文化彩陶上的花瓣紋即是綻放在中原地區(qū)的‘中華文明之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樊溫泉說。

  1921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和我國地質學家袁復禮等人在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fā)現了中國新石器時代重要的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由此揭開中國現代考古學序幕。

  近年來,我省廣大考古工作者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所取得的初步成果為基礎,以“中原地區(qū)文明化進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兩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為抓手,持續(xù)開展考古調查、勘探、發(fā)掘、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與全國其他地區(qū)的諸多考古成果交相輝映,共同實證了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fā)展的重要時空節(jié)點。

  5月12日,在第三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牛世山介紹了殷墟洹河北岸的考古新發(fā)現:“探明并確認王陵區(qū)東、西圍溝各自閉合,并有缺口可出入,兩條圍溝圍繞在殷商大墓及祭祀坑外圍。這些發(fā)現改變了商王陵陵園的格局,將推動對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

  “文明的起源、文字的發(fā)明、城市的形成和國家的建立,均發(fā)端于河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表示,一系列的考古發(fā)現表明,中原地區(qū)呈現了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特質,在中華文明形成發(fā)展中至為關鍵。

  博物館將歷史遺跡

  “穿珠成鏈”

  5月18日,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位于舞陽縣的賈湖遺址博物館試開館,賈湖骨笛等逾400件出土文物集中展出,“還原”9000年前先民的日常生活。

  舞陽縣賈湖遺址阿崗寺遺址保護中心主任武艷芳介紹,該博物館占地145畝,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博物館陳列展區(qū)設置一個主題陳列展和“賈湖探秘”等4個專題展,以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宏大的文化視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親民的敘事方式,讓游客全方位了解賈湖先民的物質和精神世界。

  河南星羅棋布的歷史遺跡構成了中國歷史的血脈筋骨。全省現有不可移動文物65519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5項,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8個;已建成各類博物館、紀念館395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網絡體系。

  這里有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統(tǒng)、最早的宮室建筑群和宮城、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國家級祭祀場……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采訪團尋找記錄著“最早的中國”。

  “二里頭都城通過主干道路劃分出規(guī)整的功能區(qū),用兩縱兩橫4條道路搭成‘井’字形框架。在這個‘九宮格’布局中,宮殿區(qū)位居中心,完全符合‘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的都城規(guī)劃特點,代表了中國乃至東亞地區(qū)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的都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說。

  科技證實

  中華文明連綿不絕

  2001年,國家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在確定的幾大研究片區(qū)中,中原地區(qū)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中華文明探源”一期工程重點研究的6處重要遺址中,有5處位于河南。從傳統(tǒng)的“手鏟釋天書”,到各種“黑科技”大顯身手,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科技成為考古發(fā)展的新動力。

  在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實驗室,該實驗室副主任焦清局登錄“殷契文淵”網站,在字形庫中選擇甲骨字“人”字形,瞬間,所有包含該字形的甲骨片信息就全部顯示出來。采訪團成員感嘆:“太神奇了!”

  “中國的文化基因來自于甲骨文,因為它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成熟的文字。”焦清局說,全世界最重要的甲骨文信息處理實驗室設在殷墟安陽,全世界最完善的甲骨文數據平臺也設在這里。“通過技術對甲骨碎片進行自動綴合,目前為止共綴合甲骨碎片41組,同時還發(fā)布了甲骨文的檢測、識別、手寫數據集,為計算機學者提供了檢測、識別甲骨文標準的數據集。”

  “雙槐樹時期女人比男人干活多?當時已經形成了漢族?”來到鄭州大學歷史學院人骨考古實驗室,采訪團聽千百年前的骨骼殘骸“開口說話”,領略雙槐樹遺址的社會面貌。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周亞威介紹,該實驗室擁有黃河流域收藏數量最大的古人類標本庫,建有豐富的動植物遺存、冶金和陶瓷標本庫。“我們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中華民族的族源和文化源,通過科技考古實證中華文明5000年不斷裂的文明史。”周亞威說。

  河南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偉表示:“我省將持續(xù)推進‘中原地區(qū)文明化進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兩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策劃實施文明起源階段研究和商文化研究項目,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努力形成一批突破性、標志性成果,為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貢獻河南力量。”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fā)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www.www126mk.com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三级| 欧美亚洲黄色片| 国语对白刺激做受xxxxx在线| 全部免费国产潢色一级| 一级毛片**免费看试看20分钟 |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一级特黄久久| a级黄色毛片三| 波多野结衣1区| 国产色秀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日日日天天射天天干视频|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中文字幕乱倫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太粗太深了用力点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妇乱xxxxx视频|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美女扒开内裤羞羞网站|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爽|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日韩avwww| 午夜免费小视频|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ntr出差上司灌醉女职员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