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東港區:“安全伙伴”合作互助,小微企業“抱團”保平安
記者 鄭玥

“電氣設備沒有連接PE線”“廠區堆放的雜物堵塞了安全通道”……日前,在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一食品企業內,西湖鎮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負責人、日照市溶解乙炔氣廠廠長焦自祥和西湖鎮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其他成員組成的“互查互學”小組,對食品企業車間安全生產進行了逐一檢查。一行人且行且學習,記下存在的問題和發現的優點,對照自身企業進行查漏補缺、取長補短。
平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東港區應急管理局著眼于強化小微企業安全生產內功,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分區域和行業探索、引導建立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開創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互助式安全生產新模式,打通政企安全互動“最后一米”,區域本質安全水平有新提高,在創新中“治”出了平安“治”出了效率,也“治”出了和諧有序。
部門引導 龍頭帶動 合力向好
以“敢首創”的精神,創新工作形式,提出“合作社”工作理念。東港區是山東省日照市的主城區,由于區劃調整、水源地保護、城市功能規劃布局等原因,區域內沒有大的工業項目,但經濟活躍度高,目前全區生產經營單位達14多萬個。這些生產經營單位大多數規模小,從業人員少、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低,這也是多年來困擾全區安全生產工作的瓶頸和老大難問題。

面對一系列行業性安全生產監管難題,東港區應急管理局集思廣益,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區域、分行業召開座談會,幫助小微企業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分析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弱點和劣勢,引導他們認識到“抱團取暖”“互助安全”的必要性,然后根據企業意愿,在西湖鎮試點,待運轉成熟、企業受益后,才在全區逐步推廣。
組建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從各個企業自掃門前雪,到守望互助、抱團呵護生產安全,是東港區為破解小微企業安全生產“自我管理難”而做出的一個嘗試。“我們公司專門從事安全生產方面工作人員只有一兩名,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也是有限的,合作社的成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福音!”日照青亞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焦淑富說,“有了合作社,抓安全生產自己再也不用孤軍奮戰!”

“大手拉小手聯手共治”。每個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都由一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作為龍頭和發起單位。通過采取“結對幫”“專題教”“互相查”等方式,合作社內所有小微企業結成守望互助、以強帶弱的安全生產聯盟,哪一個成員企業存在安全隱患、管理存在薄弱點,合作社集中力量靠上幫促。
專業培訓 資源共享 互查互學
以“敢為”的精神,真抓實干,增強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實效性。西湖鎮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堅持以點帶面,在社員單位中選取基礎相對較好的日照市溶解乙炔氣廠作為示范,邀請安全生產專家和上級主管部門業務骨干、會員單位負責人,通過座談會、互查會、現場會、一對一面授等形式,深入企業一線“解剖麻雀”,分析具體隱患、講解典型案例,樹立安全生產管理標桿。堅持因企制宜,兼顧企業個性化需求,選擇相應領域的安全專家,開展針對性的安全知識培訓,幫助企業系統開展問題隱患排查和整治,增強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合作社互查小組在區內一家玩具廠檢查時發現,該企業防爆燈不合格,在西湖鎮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專家的指導下,該企業立即更換了一批合格的防爆燈具,消除了安全生產隱患。

合作社還建立了“日巡查、周例會、月分析、季通報、年考核”的安全工作運行機制,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西湖鎮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每月一次的專題交流會,開到車間、生產一線,合作社各成員單位邊看現場邊交流業務、互學互鑒、互相挑刺。

各檢查小組采取“點面”結合法開展活動,即理論培訓“面”上鋪開加實地檢查“點”上深入。一方面,通過組織各項培訓課程,實現企業安全管理員素質提升,另一方面,通過定期對本行業領域的成員企業進行實地交叉檢查及反饋交流,逐步形成企業安全管理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協作”氛圍轉變。
企業受益 縱深推進 持續提升
以“專業”的精神,固化“結對子、促安全”工作機制,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有了合作社的共建共促,各成員企業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平時企業自查的時候,總覺得沒什么問題,可能是我們司空見慣了,通過與兄弟企業的交流,才知道很多工作沒有做到位,回去之后迅速整改,切實提升了企業的安全效益。”西湖鎮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成員們普遍表示。每一次互查互學之后,各檢查小組都及時召開集中反饋會,就檢查中所暴露的行業共性隱患及企業突出個性問題予以點評交流,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研究技術難點,討論解決方法,促進企業安全生產。而下一次檢查將針對上一次檢查的隱患內容進行回頭看,查漏補缺督促企業自行整改,鞏固互助檢查成果。

目前,西湖鎮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吸納小微企業25個,自成立以來,累計組織集中學習22次,經驗交流11次,聘請專家21人次,聯合檢查18次,組織演練3次,排查并整治隱患問題1200余項。

“合作社成立后,應急預案的制定、演練、制度的制定及隱患的查處等各個方面的安全生產知識都能夠從專家那里學習到,也可以通過互幫互助實現安全發展。”西湖鎮應急管理事務服務中心卜玉強介紹,企業加入合作社后,更愿意主動分享安全管理經驗,相互查擺事故隱患、相互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交流互鑒中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根據合作社需要,東港區應急管理局還聘請了3名安全生產專家,上門把脈問診,幫助企業排查問題和隱患,開出整改處方。此外,合作社還邀請專家到企業手把手教學,幫助安全管理人員理順安全隱患排查檔案資料,“智慧安監”小程序專項培訓等專業知識,切實提高了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旨在以開展常態化的安全生產‘互查、互學、互助’為主要形式,合作社內生產單位之間每月相互汲取管理經驗、相互查擺事故隱患、互助解決實際問題,來實現企業間的安全生產管理資源共享、共治與互補,構建企業安全生產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自我約束的自律長效機制。” 東港區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高月華表示,此舉可以持續改進和提高企業自主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從源頭上控制、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使安全生產聯盟成為安全生產的“揚聲器”、工作進度的“節拍器”、意見建議的“反饋器”,進一步提升安全水平,提高企業事故風險防控能力,促進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努力共創平安東港、幸福日照。
【采訪札記】日照市東港區著力打造共享共治共贏的安全治理格局。安全生產互助合作社成為政府安全監管的補充力量,助力實現安全生產政策落地,促進企業間互學先進經驗,互鑒管理模式,實現共育安全人才、共享安全信息、共學安全標桿、共辨安全風險、共推安全技術、共除安全隱患的安全生產共享共治共贏的命運共同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安全意識、安全本質水平,實現企業安全管理領域的“共同富裕”。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