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南城:“四好工作法”,奏響尊崇工作“最強音”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近年來,南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全面落實落細服務廣大退役軍人的“尊崇工作法”,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把“四好”要求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即“先進典型宣傳好、基層基礎建設好、困難精準幫扶好、各項業務評價好”,助推“尊崇”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先進典型宣傳好,營造尊崇氛圍
為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學習退役軍人典型,弘揚正能量,大力營造尊崇社會氛圍,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每年一表彰。2022年我縣開展了首屆“最美退役軍人”“最美軍嫂”“最美兵支書”評選活動,共評選了22位優秀退役軍人、兵支書和軍嫂。二是舉行送兵入伍儀式。聯合縣人武部舉行了新兵歡送活動,為63名新兵佩戴了綬帶和紅花,贈送了入伍紀念獎杯。同時,為新兵家屬懸掛“光榮之家”榮譽牌,和新兵及家屬進行座談交流,在全社會營造了“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良好氛圍。三是媒體設專欄。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喉舌”作用,通過電視、網絡直播新媒體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宣傳,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反響強烈。我局籌集了57萬余元在縣城中心建設了一條長230余米的雙擁示范墻,展示了全縣健在的330多位榮獲三等功以上退役軍人,在全社會特別是退役軍人群體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制作雙擁宣傳片《山海有光》MV并在政府廣場電子顯示屏上持續播放,讓群眾對軍人這個職業更加尊崇,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適齡青年踴躍參軍報效祖國的熱情。
二、基層基礎建設好,筑牢尊崇根基
縣、鄉(鎮)、村(社區)“兩站一中心”是服務退役軍人的主戰場,也是推進“尊崇工作法”的主力軍,南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牢牢抓住基層陣地建設,筑牢尊崇工作根基。一是打造中心“主戰場”。以學習推廣“楓橋經驗”為牽引,大力推進中心事項“清單化”、管理“信息化”、程序“規范化”、服務“親情化”。創新退役士兵返鄉報到“六個一”工作舉措,即一張溫馨提示、一處接待窗口、一站辦理流程、一場歡迎會、一場招聘會、一次談心談話。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全面推廣“只進一次門”“最多跑一次”等服務模式,一次性辦理退役報到、組織關系轉接、保險接續、建檔立卡和預備役登記等業務,常態化做好信息采集工作。我局通過建立“一人一臺賬”,全面掌握了5557名退役軍人和1641余名其他優撫對象的基本情況,并對退役軍人中的79名城鄉低保人員、5名特困人員和18名其他困難人員進行了摸底。通過落實“一家一對接”,將對接工作向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延伸,今年與現役軍人家庭對接158次,為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送喜報共計12次。二是夯實站所“主陣地”。為抓好“尊崇工作法”在鄉、村落地落實,每項工作做到“專人指導、專人負責、專人跟蹤”。積極開展鄉、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示范創建活動。通過調研、自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我縣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情況,摸清工作底數。嚴格按照省廳最新政治文化環境建設規范標準營造服務站良好政治文化氛圍。對城市社區的9家服務站完成了尊崇示范型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2022年對全縣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提升改造并驗收了32個,強有力的推進了以點帶面的引領效果。三是提升“專干”執行力。組織開展南城縣2022年度鄉鎮、村兩級退役軍人服務專干業務培訓,提升鄉、村基層專干服務能力。全縣13個鄉鎮(包括城市社區管委會)均配備了2名以上服務專干、173個村(社區)已落實政府購買服務專干1名,實現了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全覆蓋,基層服務站保障經費均納入縣財政預算。
三、困難精準幫扶好,補齊尊崇短板
切實做好“六保”、“六穩”工作,把解決退役軍人困難問題作為工作重點,著力補齊尊崇短板。一是精準幫扶就業。2022年我局組織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活動10場,參與企業80家,提供崗位近千個,近1500人次參與招聘,為退役軍人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搭建平臺。加大退役軍人幫扶工作力度,在春節、八一等節日期間,通過走訪慰問、政策宣傳、打掃衛生等形式對困難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開展幫扶援助活動。二是精準化解矛盾。建立法律援助機制。今年以來,各鄉鎮各部門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受理各類來訪信訪事項70批(件)300人次,接受電話咨詢約500余人次,受理網上信訪47件,均按時辦理回復,信訪化解率達到99%以上,信訪穩定形勢總體保持平穩,群訪群鬧情況明顯好轉。加大退役軍人結對幫扶工作力度,局機關干部和退役軍人結對子、交朋友,變上訪為下訪,通過走訪慰問、電話溝通等多種方式,拉近與退役軍人的距離,強化與退役軍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四、各項業務評價好,鍛造尊崇口碑
把服務退役軍人作為職責所在、使命所在、盡心盡力履職盡責。一是雙擁優撫有成效。2022年以來我局共走訪慰問困難退役軍人、優撫對象3900余人次,發放慰問金116.72余萬元;走訪慰問現役正營連級主官及團級以上軍官22人次,發放慰問金2.2萬元;為12名立功受獎現役軍人送喜報和慰問金1.3萬元;舉行“迎接老兵光榮返鄉”活動,已迎送96名退伍老兵光榮返鄉,全縣退役軍人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二是紀念褒揚有特色。2022年我局籌集30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維修改造工程,在進門處打造了一處紅色文化墻。花費8萬元對寧元勛烈士紀念碑進行升級改造工程。三是移交安置有質量。注重完善“陽光安置”機制,采取“量化評分、按序選崗”方式,實現了部隊、接收單位和退役軍人的“三滿意”,受到了省、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充分肯定。2022年,我縣共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官10人,均安置在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隨便看看:
- [熱評]全國最年輕的正廳,38歲清華博士,履歷豐富讓人敬佩
- [熱評]“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 第二十屆漯河食博會將于5月16日舉辦
- [熱評]鄉音鄉情解糾紛 嘉興桐鄉“商地銜接”優化營商環境
- [熱評]臺灣多元藝術空間青年發展聯合會參訪天津 文藝會友共繪夢想
- [熱評]河南信陽毛尖溯源體系上線 “八大名山頭”茶葉皆可溯源
- [熱評]郭臺銘是2024“大選”征召選項之一?朱立倫:征召最強的人
- [熱評]青春心向黨 | 昌邑市文華學校團校成立暨第一期青年團校培訓班
- [熱評]青島市工程咨詢協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首屆青島工程咨詢師論壇成
- [熱評]75年了!清明節前王三海烈士等來了親人的祭拜
- [熱評]伊康集團,不忘初心,致力于推動各類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