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聚力推進城市更新行動,老舊小區蝶變幸福家園

通訊員馬鑫 韓陽 記者 金富美玉
3月23日,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推進會在泰安舉行,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全省16個地市觀摩了泰安市樂園小區、松園小區、天平花園等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以及環境綜合改造提升情況。
據了解,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開展以來,泰安市共改造完成367個小區、753萬平方米,惠及8.3萬戶。老舊小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修建黨建文化中心,新建充電車棚、健身設施、應急救援站、快遞柜,居住品質提檔升級,居民幸福感與獲得感不斷提升。

走進泰山區樂園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食堂,食堂明亮通透,桌椅舒適整潔,工作人員服務熱情周到。泰山區樂園社區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聚焦“養老需求”問題,打造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食堂,可同時滿足50人就餐,不僅減輕了年輕人照料負擔,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泰安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堅持“為民”宗旨,抓住居民生活中的“痛點”進行系統提升,不斷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泰山區堅持群眾需求為導向,采取“社區點菜、專家炒菜、群眾評菜”的方式,組織街道、社區、施工、監理、審計等專業人員及專營單位共同參與改造設計,真正做到為民辦事,為民解憂。岱岳區設立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在抓好區、鎮兩級矛盾糾紛調處和民生訴求解決的基礎上,以“七星”和美社區為載體,妥善解矛盾糾紛。聚焦“一老一小”,因地制宜增加活動場地設施、有條件的加裝電梯,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社區環境。目前,泰安市既有住宅累計完成增設電梯242部,提升改造兒童活動場所1100平方米。



2022年,松園小區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展工程”實踐活動改造項目,并代表泰安市在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視頻交流會上介紹改造經驗,有關做法在全國推廣。
泰安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加大典型培植力度,從改造模式、融資模式等方面打造有亮點、有特色的老舊小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泰山區創新實施“6+”舉措,打造老舊小區改造“泰山模式”。對鑒定為C級危房的,按照“先加固整治后改造提升”的原則,實施“危舊房屋修繕+老舊小區改造”,趟出危房治理的新路子。岱岳區以“1+3+X”工作法,打造岱岳“美好住區”,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在“家門口”有了更多幸福感。泰山區和岱岳區在多渠道籌集資金、施工質量安全監管、長效管理機制3個方面的探索實踐經驗被省住建廳列為山東省老舊小區改造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

家里水管壞了,通過微信即可實現一鍵報修;物業費繳存不用到物業中心,通過手機就能完成;網格巡查發現的問題下單至物業客服員,能夠辦理的“馬上就辦,及時反饋”……在東湖社區,自從“紅色物業”入駐,小區徹底改變了以前被動且滯后的管理模式,真正提高了物業服務質量和事件辦結效率。
泰安市立足“安民”目標,推動改造與后期物業服務深度融合,對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建立分類施策的管理模式,對條件成熟的老舊小區實行專業化的物業管理,對未實施專業化管理的老舊小區實行社區兜底服務。實施“紅色物業·宜居泰安”暖心工程,拓展物業領域黨建聯建,推進城市網格化治理,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物業企業、業委會、小區黨支部網格化協同聯動機制。通過低價有償,先嘗后買,向老舊小區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徹底解決了老舊小區無人管、臟亂差問題,在試點社區帶動下,360個老舊小區納入物業管理服務范圍。
民生實事映照為民初心,做好民生工作、辦好民生實事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現實檢驗。泰安市將以這次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現場推進會為契機,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補‘短’板、強‘弱’項增‘服務’,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全面提升泰城人民住房品質,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打造成民心工程、滿意工程。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