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 AI 賦能道路管養?云天勵飛在廣東省交協會員大會給出方案
3 月 24 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協會九屆三次會員大會在廣州舉行,省交通運輸廳領導及 300 余位省內交通行業代表參加會議。
云天勵飛受邀參與活動并作為會員單位代表做“AI 巡檢助力自進化城市道路管養”主題分享,首次正式對外發布交通行業自進化智能體,道路管養場景 L1-L5 智能分級范式,AI 賦能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激活數據要素驅動效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迎來了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歷史性跨越,道路交通建設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大數據分析等智能化手段正逐步應用于交通領域各個細分場景,創造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出行環境。
在公路建設方面,到 2021 年末,我國公路總里程 528 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8.26 萬公里,增量僅 1.6%, 公路系統發展由“增量擴張”向“存量優化”階段轉型,數據驅動的新型養護模式成為發展主流。
作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云天勵飛運用 AI 視覺算法、邊緣計算、高精度定位等技術打造道路智慧巡檢系統,替代人力巡查且更高效精準,助力道路巡檢單位提質增效;同時為管理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實現道路養護由人工經驗決策向智能數據決策的轉變。
及時發現病害并修復對道路管養意義重大,在降低養護成本的同時也能提升人民的出行體驗。傳統人工巡查模式在時效性、準確性、安全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云天勵飛的智慧巡檢系統通過搭載輕量化智能車載設備即可將傳統巡檢車升級為智能巡檢車,行車過程中自動抓拍道路病害,檢出率和準確率均超過 95%, 不再需要人工下車巡查,即裝即用,小投入,大升級。
同時,巡檢數據經過邊緣計算處理后以低數據量形式實時上傳至云端管理平臺,減少數據傳輸延遲,提高傳輸效率,病害數據在云端將進行二次識別、分級、歸類,形成道路病害數據庫。結合大數據分析及 GIS 技術,管理人員在后臺可以隨時查看巡檢路線、病害分布等全局信息,輔助管養決策,逐步實現道路管養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
云天勵飛道路智慧巡檢系統可廣泛應用于市政公路、高速公路、橋隧坡、慢行道等絕大部分道路場景,已在深圳多條主干道巡檢落地應用,實現對 10 余種不同類型的道路病害進行高效、準確的識別和分析。與人工巡查相比,巡檢效率提升 4 倍 +; 通過減少人員和物資投入,道路養護成本降低 50%; 可視化多維展示病害信息,輔助業務決策效率提升 200%, 有效實現道路的及時管養。
作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云天勵飛憑借扎實的 AI 技術積累和豐富的交通行業場景落地經驗,將逐步賦能道路管養向更高階智能升級,促進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