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了!清明節前王三海烈士等來了親人的祭拜
記者 李培樂
這一拜,王三海烈士等了75年,這一次時隔75年的團聚,也讓烈士的親人悲痛中帶著安慰。帶著家鄉的特產,帶著所有親友的期盼,王三海烈士的侄孫和外甥女等在清明之前來到了他戰斗并且定格的濟南。
剛結婚半年入伍再也沒回來
清明節前的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內,祭拜的人群川流不息,他們來自學校、企業和政府單位等等,大家手拿菊花,莊嚴肅立。一隊隊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一絲不茍地打掃著烈士的墓地。
在陵園的四坪位置,一行五人,帶著各種各樣的祭品,來到了王三海烈士的墓前。他們神情悲傷,一邊擺祭品,一邊介紹,“這是手工素疊,這是隆堯酒,這是富貴燒雞。”這些全都是王三海烈士的家鄉隆堯的特產,親人們特意選擇他們,讓烈士長眠75年后,嘗嘗家鄉的味道。
據介紹,1947年的農歷閏二月(巧合的是今年也是閏二月),河北邢臺隆堯縣的王三海參軍入伍,從此便沒有了任何消息,后確認王三海壯烈犧牲。
據烈士妹妹,已經89歲高齡王二琴介紹,她三哥王三海當時的思想覺悟很高,主動要求參軍入伍,盡管當時王三海才剛結婚半年。雖然家人都很不舍,但為了不讓哥哥有心理負擔,一家人還是歡歡喜喜地將他送進了部隊。就這樣,他遠離了新婚的妻子,離開了家人,從此杳無音信。
跨省尋親幫烈士找到親人
據烈士的侄孫王增國介紹,上世紀50年代,家里長輩曾經來濟南尋找,但是始終沒有找到烈士的消息。據介紹,當時找到一個墓前豎著木牌的烈士,名字看著像“王之海”,最后經過確認說是中間的字是“之”,就這樣擦肩而過。家人們帶著無盡的遺憾和無奈的結果返回了河北。
但是一家人的找尋并沒有停止,家人的老人也一遍一遍說著王三海烈士的事跡和那些可能找到他的蛛絲馬跡,“當時說的是白馬山烈士陵園,看來信息有一些出入。”王增國代表親人,拿出了精心準備的致祭文,當說到“三爺爺”三個字時,頓時抽泣不已,他略微停頓,擦拭眼淚。“三爺爺王三海烈士1925年生人,樸實善良,勤勞勇敢,1946年8月結婚,半年后入伍,在1948年9月解放濟南戰役中英勇無畏壯烈犧牲。”
王增國帶著哭腔繼續說,“家里的老人在世時每每講起三爺爺的故事,都是淚流滿面,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我們心里也一直有這樣一個結,就是要找到三爺爺。”濟南市成立烈士尋親中心,今年新一批的DNA數據,將其中一位無名烈士的身份指向王三海。最終,通過綜合研判DNA信息和留存的材料,尋親小組的工作人員認定,埋葬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的遺骸,就是隆堯縣烈士王三海。
人民不會忘記 家人更會銘記
據濟南革命烈士尋親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王三海烈士犧牲后一直安葬在陡溝散葬烈士墓區。2022年6月29日,濟南市集中為這21位烈士舉行了遷葬儀式,并借此契機提取了烈士DNA信息,王三海烈士,就是其中一位。
看到王三海烈士靜靜地長眠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家人們悲痛中帶著安慰,“很好,國家照顧的很好,比想象的環境好多了。”
烈士的外甥女也帶來了王二琴給哥哥的祭文,“目睹墓碑熟悉的名字,聽不見的呼喚,看不見的容顏,痛徹心扉,肝腸寸斷,70多年的思念,70多年的魂牽夢繞,相見成為幻想,音訊兩茫茫。”說到這里,大家都神情悲傷,王二琴在祭文中說,“可以告慰你的是,國家沒有忘記你,人民沒有忘記你,家人更會銘記,可以告慰你的是,你們打下的江山欣欣向榮,我好好珍惜,替你多看世界,享受生活。”王東煥告訴記者,這次他們四點多就起床,6點集合,開車3個多小時趕到了濟南,但是擔心王二琴老人的身體,并沒有敢和家里老人說過來,“回去就會告訴她我們看到的一切。”
在現場,烈士的后人墓前集體磕頭致祭,拿出濕巾,一遍遍擦拭著墓碑。相信這次濟南之行,會讓他們內心釋懷,也更讓王三海烈士泉下有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隨便看看:
- [熱評]2022年青海檢察機關督促追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超1400萬元
- [熱評]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四川內江市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成員、副
- [熱評]張繼科事件的唯一受害者景甜:波浪形的人生,過癮卻黑暗
- [熱評]【東營天氣】3月25日,較冷,多云轉晴,東風2級
- [熱評]470余萬標的未履行成“老賴”,小音咖及創始人李艾再次被限銷
- [熱評]觀瀾亭丨青島是“龍頭”,“龍頸”在哪里?
- [熱評]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中國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
- [熱評]杭州人均存款56萬元?這是個大烏龍
- [熱評]75年了!清明節前王三海烈士等來了親人的祭拜
- [熱評]“75后”鄧濤任上落馬,曾作為校友代表對高中母校畢業生談“良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