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障礙群體開辟“奔跑的路”: 華為助力視障人群打通“科技盲道”
智能化時代的到來,讓大眾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點點手指飯菜就能送上門,拿起手機就能拍出精美絕倫的大片,甚至戶外運動、跑步,一臺手機和一只智能手表,就能滿足我們全部的運動記錄,再也不需要專業設備了...
科技創新的本質是服務于人、造福于人,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我們盡情享受科技帶來的極大便利的時候,卻有一些人在“被孤立”的世界里寸步難行 —— 是的,對于廣大的障礙群體來說,我們生活中最正常不過的事情,比如打電話、拍照、甚至是觀影追劇,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件體驗不夠好的事情。
所以,這也是每一個智能手機廠商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打造更好的無障礙體驗,如何讓他們也能夠自由地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秉承著“科技,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無障礙的宗旨,華為給出了一個更好的答卷。就在近期,華為分享了一則視頻,助力視障跑者信息無障礙,讓他們體驗到更多科技帶來的美好。
視頻講述了盲人跑者何亞君的跑步故事,在跑步活動開始之前,何亞君會通過手機或者手表喚醒“小藝小藝,開始跑步”,而此時手表也會開始記錄跑步數據,跑步過程中,手表也會間隔播報心率,時刻提醒當下的身體數據;
在面對志愿者的跑步邀約時,何亞君也會通過語音輸入法進行回復;何亞君也會通過華為手機的圖像識別,展示識別過往參加馬拉松比賽獲得的獎牌,比如當攝像頭面對獎牌時,手機能識別播報出“黑色表面上的金色獎牌,檢測到文字,北京國際長跑節北京半程馬拉松”。
視頻中還有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何亞君站在湖邊,打開拍照功能,手機自動播報語音“藍色和橙色天空下的一片水域”,并可以提示拍照按鈕位置,只需要輕輕一按,一張大片隨即出現。借助華為的拍照輔助功能,也讓更多視障人士成為了攝影師,在 2022 華為 HDC 視障用戶攝影展上,一位完全失明的攝影師陳鵬拍攝的《摩天輪》驚艷了很多參會者,而此時此刻,全國各地還有很多視障用戶,正在通過華為手機的拍照輔助功能記錄當下的風景。
可以說,從無障礙的功能適配到體驗上,華為做到了真正的好用、實用,能夠幫助這些障礙人群更好的生活、工作,和我們一樣享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一切便利。
除了廣大的障礙人群之外,華為無障礙功能也得到了專業測評工程師的認可。這兩年來,鳳凰網凰家評測欄目都會對市面主流旗艦機型進行專業的無障礙測評,在《看見 2022》的評測中,憑借在聽障和適老化的支持,華為手機的分數超過了連續 3 年霸榜的 iPhone。
而在今年《看見 2023》的橫向對比中,華為和蘋果并列五星,再次拿下了第一的成績。華為憑借更出色的 AI 視覺識別能力,成為了最推薦視障用戶深度使用的手機品牌。
在鳳凰網的測試中,涵蓋了是否內置讀屏和縮放等的基礎無障礙功能,還有設備核心功能、設備擴展功能與自帶應用、AI 功能及實現能力等,一共四大類 40 個項目。
測試的結果顯示,有 HarmonyOS 系統加持的華為手機(華為 Mate50 Pro)具備非常完善的無障礙體驗,特別是在細節體驗上下足了功夫,與讀屏的適配融洽,整體流暢性很高,適合視障用戶去深度體驗。
當然,幫助數以億計的障礙人群同樣享受便利的數字生活這是一項相當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需要千萬企業共同聯手、全社會各方參與進來的生態建設。所以,為了更好的推進無障礙化改造,以及對“科技,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宗旨的詮釋,在去年年底剛剛舉辦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宣布將開放三大無障礙能力,包括賦能視障應用的計算視覺能力、賦能聽障應用的自然語言交互能力以及賦能應用適老化的長輩關懷能力,和全行業一起,共同為障礙人群構建一個更包容的鴻蒙世界,真正讓科技有溫度,讓每個人都能自由而平等的享受科技美好。
寫在最后:
關注障礙群體需求是每一個企業需要積極承擔起的社會責任,在這條路上,華為做了諸多努力,不僅僅是積極推動無障礙技術和服務的開發和應用,更以開放共融的姿態,與全社會攜手,共同助力障礙人群跨越數字鴻溝,為全球所有的障礙群體爭取更多權益和尊重,讓他們能夠自由、平等的去享受便利和舒適的科技服務。
“科技,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這既是華為創新的愿景,也是華為對科技和社會責任的承諾,更是技術進步所追求的根本目標。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