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創新“小”舉措 鄉風“大”文明
“各位父老鄉親大家好!這里是龍市鎮‘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專欄……”3月30日上午9時,四川隆昌市龍市鎮福慶村的“村村響”廣播傳來熟悉的鄉音。
隆昌市龍市鎮利用應急廣播系統,創新“文明鄉風播報”,用鄉音傳遞文明,每個音頻時長控制在5分鐘,靈活控制播出時間,播出音量嚴格控制在50分貝以內,解決了群眾聽不懂、反感聽的問題。
龍市鎮“文明鄉風播報”潛移默化改善村風民風
“能否用群眾身邊事,講透移風易俗的大道理,幫助群眾邁過心里那道坎,是播報內容的重要標準。”龍市鎮文化中心主任蘭曉玲介紹,懂政策,更要懂群眾,撰寫組不僅學習了中央、省、市關于移風易俗、鄉風文明新要求,還廣泛收集群眾最關心、最想聽的新話題,通過反復打磨確定宣傳主題,再通過“大小喇叭”“流動車”“微信群”等渠道廣泛傳播,潛移默化改善村風民風,達到移風易俗、文明鄉風的效果。
“隨禮少了傷感情,隨禮多了錢遭不住!聽了廣播真心覺得‘面子’沒有那么重要,勤儉節約、厚養薄葬很有道理。”村民馮玲表示,廣播內容接地氣有新意,村民們都樂意聽。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隆昌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大力宣傳遏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讓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更加濃厚,推動形成向上向善、向好向美的社會風尚。
走進省級文明村胡家鎮雙龍村,村容村貌干凈整潔,村民舉手投足有禮有節,文明鄉風撲面而來。雙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年都會評選“優秀村民”,在鄉村倡導文明健康和諧向上的新風尚,鼓勵更多老百姓學先進、做先進。聊起這兩年村里發生的變化,村民紛紛感慨:“路寬院美產業興旺,大家的心越來越齊了。”“鄰里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了。”
路寬院美產業興的雙龍村
食用油、洗衣液、醬油……在古湖街道古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有一個“文明實踐積分超市”。古宇村黨委書記賴勇介紹,文明實踐積分細則有37項,包括環境衛生、鄰里守望、依法守法、積極參與村上事務等方面,村民參與細則內任何一項內容后,經本人申請、村民小組上報、村“兩委”核實公示后,即可獲得相應積分,累計1年積分后,可兌換生活用品。
古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實踐積分超市”
“講排場,比闊氣”的情況變少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風氣更旺了,安全、文明、綠色祭掃的風尚備受推崇……群眾直觀感受到的這些變化,正是隆昌市創新“小”舉措,換來鄉風“大”文明的生動注解。
作者:陳潔 林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