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億芯片巨頭崩了,臺積電怒斥:不能接受
對于老美科技霸主的行徑,有些企業可以說是敢怒不敢言,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帶來好的影響,反而損害了利益。在半導體領域,美國見不得別人強,先前日本的半導體領域,因為過于冒尖,美國就出手了。
而如今美國為了阻礙我國半導體領域的發展,在各個領域圍堵,甚至動用“小弟”共同阻礙我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然而在這種打壓下,反擊也開始了,事情鬧大了,4600億芯片巨頭崩了。
而臺積電對于老美的這個行為,怒斥不能接受,那么為了追隨老美,臺積電遠赴美國建廠,如今為何有異議了呢?
這代價有點大,4600億芯片巨頭崩了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為了打壓我國半導體領域,老美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在芯片領域,老美實施了“卡脖子”,并且號召一眾企業,不準向華為出售芯片。而半導體企業在失去半導體最大消費市場的中國,營收縮水了不少,也讓不少半導體企業叫苦連連。
這里面還有不少都是韓國、美國的巨頭企業,有SK海力士、英特爾、高通、美光等等。所以對于這些企業來說,這并不是想要遇見的局面。美國還有一家企業,可以說是損失慘重,那就是美光科技。在各大美企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營收報告中,市值高達4600億的芯片巨頭,徹底崩了。2023年第二季度營收為36.93億,同比去年同一季度營收77.86億美元,整整下滑了52.6%。
而這和我的反擊有關,在老美多次將我國企業拉入“實體清單”名冊中,加上美光科技還對我國長江存儲等企業進行打壓。我國也終于出手了,對美光科技進行了審查。
這對于美光科技來說,自然是有影響的。并且美光科技在第二季度營收公布之后,市值也再次縮水了。
臺積電帶頭“反水”了
三千多億的補貼,吸引了三星、臺積電、SK海力士遠赴美國建廠,都想要獲得老美的高額補貼。然而老美多次更改芯片補貼的規則后,外界表示,老美吃相太難看了,作為最積極的臺積電怒斥,不能接受。
原來是美企提出這幾點“過分”要求,首先,美國要分享獲得補貼半導體企業的利潤,補貼的性質變了,似乎成為了入股。
其次,獲得補貼的半導體企業需要分享商業信息、核心技術等,這也是各大半導體企業最不能容忍的。最后是還失去了主動權,今后要在哪擴大產能還需要老美決定,認為不友好地區還不被允許。
臺積電直言不能接受,同時也放緩了在美建廠的計劃,還在本土進行建廠計劃。臺積電還和索尼達成合作,在日本建廠,以及聯合多家半導體企業,組成3D Fabric 聯盟”。這說明臺積電不僅不認可芯片補貼規則,同時也做出了應對措施。
所以說,臺積電帶頭反水了,在美國芯片補貼規則公布之后,引得多家半導體企業不滿。臺積電也幡然醒悟了,不僅延緩在美建廠計劃,還預計在臺灣建廠、擴大產能。美國上千億的補貼,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寫在最后
美方不惜一切去抵制我國的半導體,不惜犧牲掉美企的利益,最終是不得人心的。同時,老美拿出三千多億的補貼,試圖掌控半導體企業,維護自己科技霸主的地位,顯然是行不通的,隨著臺積電以及其他半導體企業的反悔,美國的芯片補貼規則可能會被扼殺在搖籃里。
看來不得人心的操作,最終是會失去支持的,而美方在損害我國半導體發展的同時,勢必也在損害自身的利益,同時還會加速我國的發展。同時美國科技霸權的行徑,也讓“去美化”成為戰略方向,那么屆時,真的好嗎?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