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龍頭金域醫學:正常稅前利潤超4億,一季度現金流轉正
4月25日晚間,ICL(第三方醫檢)龍頭上市公司金域醫學(603882)發布2024年報及今年一季報。數據顯示,金域2024年全年營收71.9億元,檢測樣本量增長近3%,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行業龍頭地位更加鞏固。
在投資人最為關注的ICL共性應收款問題上,金域同樣表現可圈可點:其應收款余額由去年中報期末的55.55億元,逐季減少,去年年底這一數據為43.96億元。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更是減少到43.21億元。
一季度凈現金流同比轉正
金域去年年報顯示,其應收款余額相較2023年底的53.35億元,大幅縮減約10億元。去年底其信用減值損失計提6.19億元,這就意味著去年應收款收回約4億元。
金域去年稅前凈利潤-4.3億元。但是,必須看到的是,金域信用減值計提6.19億元,資產減值損失計提0.73億元,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失1.5億元,這三項若“恢復”回來,金域正常的利潤應該去到4.12億元。
而今年一季度末,金域計提信用減值1.06億元后,稅前利潤為-0.36億元,顯示其正常業務稅前利潤約0.7億元。這些數據充分說明,金域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其正常的醫檢業務還是穩步推進的。
縱觀財報,金域經營性凈現金流去年逐季上漲,全年達9.06億元,及至今年一季度,金域經營性凈現金流更是較上年同期轉正,由2024年一季度的-1.38億元,轉正至今年一季度的5450萬元。
在醫療行業調整,市場容量承壓,第三方醫檢外包率相對平穩的大環境下,金域去年標本檢測量同比提升2.94%。在當前激烈的市場波動及競爭中,其市場占有率穩中有升。這源于金域醫學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
去年報告期內,金域三級醫院收入占比50.88%,同比增長7.75個百分點;新增34家三甲醫院達成精準共建合作,獲得突破性增長。截至目前,金域已在全國布局90余家高端平臺精準醫學中心;在基層縣域市場,已經與40%的區縣龍頭醫院達成合作,并已參與128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在產品維度,金域發揮技術全、平臺多的優勢,圍繞疾病診療精準、高性價比的需求,持續推出創新產品、惠民產品以及多技術平臺融合的綜合產品。其中,實體腫瘤和感染性疾病的惠民體系,營收增長分別達到了177%和52%;在滿足臨床對復雜疾病診斷需求方面,血液腫瘤的RNA-seq、實體腫瘤特色腫篩、阿爾茨海默病檢測系列分別增長170%、69.7%和15%。
及至今年一季報,金域更是加快實現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構建以大模型為核心的技術與服務體系,提高醫檢業務智能化服務水平。一季報經營現金凈流入5450.47萬元,同比增長139.41%。
完成首批數據資產入表
去年報告期內,金域醫學完成首批數據資產入表,金額達722萬元。作為全國擁有醫檢數據量最大的醫療機構,金域擁有23.6PB的醫學大數據,且數據規模每年以1PB的速度持續增長。金域已完成5款數據產品在廣州數據交易所上線,并完成首批數據產品交易,合作方包括疾控部門、制藥企業、保險公司等。
金域醫學董事長梁耀銘表示:“金域醫學通過數據產品上架、交易,數據資產入表,積極探索醫檢數據的合規流通與價值釋放路徑,爭取能成為行業‘數據產品化、流通規范化、資產資本化’的先行者和標桿。”
金域醫學去年基于DeepSeek推出智能體應用“小域醫”,注冊醫生數在短短數月內升至8.9萬人,月活躍醫生數達4.4萬人。其中,僅智慧報告解讀一項,調用量就超75萬次。
就在金域年報發布的前一天,工業和信息化部、衛健委、醫保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實施《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明確至2030年,我國醫藥工業將實現全鏈條數智化升級,推動產業效率、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全面提升。業內普遍認為,這一綱領性文件將極大地提升醫藥工業的效率和降低長期使用成本,未來數據打通后將產生不少令人意料之外的效果。
股息率超3%,唯一兩度榮獲國家最高質量獎
金域堅持發展長期主義理念,積極響應監管層要求,持續強化對投資者的股東回報。在綜合考慮盈利情況、資金需求等因素的基礎上,金域于今年2月實施了2024年前三季度利潤分配,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88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超過4億元。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金域累計現金分紅16.47億元,累計回購并注銷金額2.99億元,最近三個年度現金分紅比例高達193%。
綜合來看,金域目前股息率3.18%,在全A股排名中屬于妥妥的優等生。另一方面,金域上市以來累計派現已達到8次(25.45億元),派現融資比高達406%。
金域一直以來秉承“大質量”觀,其檢測報告獲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認可,認證認可證書數量、獲認可能力項次數、獲認可學科數連續23年居行業領先地位,已為國內檢驗檢測行業標桿。金域已經兩度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為業內唯一獲得該項國家最高質量榮譽的企業。
業內專家分析,ICL行業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是經濟周期疊加了醫療行業政策周期以及后疫情時期的相關干擾因素,正面臨著30年未有之大變局。
當前,包括金域醫學在內的行業頭部企業,通過全國性實驗室網絡布局、高附加值檢測項目開發及數智化能力建設,持續擴大領先優勢,部分中小企業因缺乏規模效應與技術積累正加速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化與專業化并行發展格局愈發清晰。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