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金融市場影響總體有限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加速調整,但穩中趨升的基準情形尚未改變,呈雙向波動、穩中趨升態勢。
管濤認為,當前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境內外匯供求關系基本平衡,匯率杠桿調節作用正常發揮,市場匯率預期保持基本穩定,股匯共振有相關性但無因果關系。綜合上述因素分析,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金融市場影響總體有限。在經濟復蘇大背景下,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具備堅實基礎。
人民幣匯率不會是線性單邊走勢
“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關鍵因素是國內經濟基本面。”管濤表示,當前,雖然市場對未來國內經濟復蘇的具體走勢存在一定分歧,但基本共識仍是世界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中國經濟有望總體回升。
在管濤看來,目前人民幣匯率穩中趨升的基準情形尚未改變。人民幣匯率不會是線性單邊走勢,而是雙向波動、穩中趨升。“隨著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經濟社會將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如果積極因素進一步積累,國內經濟運行穩步回升,在我國基礎國際收支依然較為強勁的情況下,將對今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有力支撐。”管濤說。
此外,政策層面明確,堅決抑制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5月18日召開的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CFXC)2023年第一次會議指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外匯局將加強監督管理和監測分析,強化預期引導,必要時對順周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遏制投機炒作。自律機制成員單位要自覺維護外匯市場的基本穩定,堅決抑制匯率大起大落。積極落實自律規范,研究加強美元存款業務等自律管理,提升對企業的匯率避險服務水平,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人民銀行、外匯局也強調,持續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不斷優化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相關政策,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具堅實基礎
在管濤看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金融市場影響總體有限。
首先,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高頻數據顯示,萬得人民幣匯率預估指數在年初經歷一波上升后,轉為窄幅震蕩。雖然自4月中下旬開始有所回落,但4月18日至5月19日僅回調1.3%,今年以來依然累計上漲0.2%。國際清算銀行(BIS)編制的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指數顯示,前4個月分別上漲0.4%和下跌2.2%,后者主要反映海外高通脹、國內低物價的影響,而非競爭性貶值。
其次,境內外匯供求關系基本平衡。管濤表示,2022年9月底,央行上調銀行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市場主體部分遠期購匯需求轉化為即期購匯。10月,市場主體的付匯購匯率(剔除遠期履約額,下同)由9月的49.8%升至58.2%,此后介于55%至64%之間,持續高于收匯結匯率。受此影響,前4個月,銀行即期結售匯由上年同期順差779億美元轉為逆差98億美元,但銀行即遠期(含期權)結售匯順差492億美元,同比僅下降了3.1%。
再者,匯率杠桿調節作用正常發揮。管濤說,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擴大,市場主體趨于理性,匯率預期保持基本穩定。
此外,股匯共振有相關性但無因果關系。“比如,最近人民幣匯率連續貶值時期,陸股通資金并未出現大幅凈流出。5月11日至18日,陸股通單日平均凈流入3億元,6個交易日中只有2個交易日為凈流出,尤其是在17日仍凈流入17億元。”管濤表示。
管濤認為,在經濟復蘇大背景下,向好因素增多,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具備堅實基礎。隨著經濟修復深化,二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有望較一季度明顯回升。A股估值整體水平仍處歷史低位,投資者對經濟增長預期有改善空間。
隨便看看:
- [頭條]雅萬高鐵開始聯調聯試 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
- [頭條]公安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進一步加強涉險公共區域安全防護工作
- [頭條]在甲平臺買保險,在乙平臺配送訂單,騎手身故能否獲賠?
- [頭條]年營收超1700億元 中國機器人行業走向更多場景
- [頭條]記者觀察丨嚴防“蠅貪蟻腐”蠶食農村集體經濟
- [頭條]新思想引領新征程丨我國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 [頭條]半夏投資李蓓回應基金回撤:最近的確做的不好,但認為是正常波動
- [頭條]自然資源部: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兩年實現凈增加
- [頭條]菱形技術公司為工業企業提供科技服務――瞄準“VR+工業應用”
- [頭條]數智賦能經濟新業態 智能產業“向陽而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