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來了!大手筆回購增持頻現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增持回購力度不斷加大。截至5月26日,已有539家公司實施回購方案,399家公司股東增持自家股票。
多家公司回購金額超10億元
截至5月26日,今年實施回購的539家公司中,牧原股份、鹽湖股份、中聯重科回購金額超10億元。TCL中環等58家公司回購金額過億。
經營業績持續向好是多家上市公司大手筆回購的動力源泉。比如,TCL中環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71.9%;福田汽車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19.89%。
從回購目的來看,員工持股計劃或實施股權激勵、市值管理、盈利補償等是回購的主要原因。
其中,恒瑞醫藥5月15日公告稱,公司擬以6億元至12億元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為不超過70.14元/股,回購股份期限為不超過12個月。恒瑞醫藥表示,此舉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基本面的判斷,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為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公司激勵機制,粵海飼料5月23日同時發布2023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和2023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其中,股權激勵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數量總計為2750萬份,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規模不超過7675.5萬元。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舉措將員工福利與股東權益融為一體,有利于綁定公司核心員工,助力公司長遠發展,堅定投資者對公司長期持有的信心。
大手筆增持計劃密集公布
大手筆回購頻現的同時,不少上市公司密集公布增持計劃,保護投資者的長遠利益,亮明發展信心。
截至5月26日,今年以來,262家實施增持公司中,35家公司的股東增持參考市值超過億元,中遠海控等4家公司超10億元。其中,中遠海控5月18日公告稱,自增持計劃實施起始日至5月18日,控股股東中遠海運集團及其全資附屬公司合計增持3.05億股,約占公司截至4月30日總股本的1.90%,增持金額合計約為29.91億元。本次增持計劃實施完畢。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公司增持、回購“雙管齊下”,傳遞出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比如,海爾智家發布增持計劃,擬自2023年4月11日起6個月內,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A股股份,擬增持總金額(包含首次增持金額)不低于1.5億元,且不高于3億元后,公司4月27日召開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回購部分A股社會公眾股份方案的議案》,擬回購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且不低于15億元,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
嚴防“忽悠式”回購增持
在支持增持回購的同時,監管部門扎緊制度籬笆,嚴防“忽悠式”回購增持,呵護投資人信心。
近期,個別上市公司出現“忽悠式”回購、增持的情況,部分公司因未在承諾期內完成回購、增持股份計劃受到有關部門關注或遭到起訴索賠。
“盡管增持回購向投資者傳達業績穩健、現金流充裕等利好信息,但也有上市公司借助回購進行市值管理,通過非專業媒體或股市黑嘴之口,刻意向市場釋放虛假的向好信號,損害投資者利益。投資者要綜合判斷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行為,不可盲目將回購作為投資標準。”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提醒。
編輯:王寅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