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仲委發布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和新版《仲裁規則》
9 月 5 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22-2023)》(以下簡稱“年度報告”)。
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仲裁事業已基本恢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以貿仲為代表的中國仲裁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代表性進一步增強,國際地位和話語權顯著提高。在國際仲裁受案量整體受到不利影響的情況下,貿仲受案量實現近3年連續增長,受案標的連續5年破千億元。涉外案件數量大幅增加,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尤其是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仲裁成果豐碩,涉外案件涉及83個國家和地區中包括3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覆蓋東盟全部10國。
年度報告還顯示,通過舉辦中國仲裁周、中國仲裁高峰論壇、國際投資仲裁高峰論壇、聯合發布《“一帶一路”仲裁機構北京聯合宣言合作機制》等有影響力的國際仲裁品牌活動,不斷擴大了中國仲裁的影響力。
據介紹,年度報告是貿仲自 2015 年決定開展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系列研究項目以來的第九次年度報告,也是國內唯一有關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發展的年度總結。
貿仲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承杰表示,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經貿投資爭議解決方式,在處理國際商事糾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國際法治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主要方式,仲裁是各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法治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開展專項課題研究,每年發布我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真實反映我國國際商事仲裁的發展現狀,對于提升中國仲裁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助力涉外法律體系建設,推動國際關系法治化,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都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發布會上,王承杰還發布了貿仲新版《仲裁規則》。王承杰介紹,為滿足國內外當事人對爭議解決服務需要,進一步增強貿仲仲裁吸引力、競爭力和影響力,貿仲歷時兩年穩步開展仲裁規則修訂工作,不斷總結自身仲裁實踐經驗,吸收借鑒國際仲裁先進理念,完善程序設計,兼顧制度創新,經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反復斟酌論證,最終形成新版《仲裁規則》。新規則修訂涉及 30 余項內容。
“整體而言,新版《仲裁規則》,在完善程序設計的同時兼顧制度創新,不斷增強仲裁程序的自治性、靈活性、公平性、高效性和透明度,努力為貿仲仲裁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的制度保障。”王承杰說。(經濟日報記者 朱琳)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